《溜江鄉訊》和我的文化之旅

陳 穎 舸

  在2013年《溜江鄉訊》創刊十五周年之際,我曾撰文回顧我和《溜江鄉訊》的一段情緣。文章記述了我一段從若即若離到親密無間的“鄉訊”情,以及從一位普通的讀者到忠實熱心的讀者的歷程。同時我曾慶倖自己沒有蛻變成一個沒有“家”的遊子,也曾欣慰能為家鄉和《鄉訊》盡點綿薄之力。

  時光飛逝,一晃又過去了十年,《溜江鄉訊》迎來了創刊二十五周年的紀念日和刊行一百期的高光時刻,站在這令人興奮不已的時空裡,縱有千言萬語,唯有感恩、感激才能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情。

  出生、成長在教師家庭,在鄉里家族雖享有書香門第之美稱,但我並沒有深刻地體會到其中濃厚的氛圍。畢竟我們這個大家族早已星散四方,缺乏家族聚居形式所凝聚而成的氣場,且受到當時勃興的商品經濟潮流之影響,加上本人自身的不努力,向學之風也遠遜于長輩。可是我從小又是在淳樸的鄉村和敦睦的宗族氛圍裡長大,且有著家族基因的傳承,對宗族源流、族譜很感興趣。翻閱祖廳那兩本厚厚的族譜也成為我每年冬至最迫切的願望。神聖的族譜、神秘的載述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裡,成為難以忘懷的記憶。後來為了高考、為了事業,我很少有機會再接觸到族譜了,年少時留下的不解之謎終究還是難解之謎!

  1998年的春天,已經寓居青陽多年的我,幾乎是在第一時間睹見《鄉訊》創刊號別樣的風采。也許是一種文化的力量悄然敲開我的心扉。《鄉訊》,那一抹清亮的鄉愁,漸漸拉近我和家鄉的距離……

  2003年的一個夏天,當我翻閱精美的《旅港溜江同鄉會成立二十周年暨溜江鄉訊創刊五周年特刊》,不禁心潮澎湃,五味雜陳。過去的幾年裡,我因事務繁忙又與《鄉訊》不知不覺地疏遠了,可是親切的《鄉訊》卻一如既往每年用四份期刊演繹著家鄉和鄉親四季的精彩。於是我突然領悟,我必須重新認識自己,必須繪製好人生的座標。恰好那一年的秋天,家三叔撰寫了一篇《回憶錄》,對祖先源流以及故鄉往事的記述,也再次喚醒我對家族、宗族、家鄉的熱愛。也許是冥冥之中已有安排,那年成了我的“文化元年”。

  熱愛家鄉,貴在參與,熱愛《鄉訊》亦然。停留在讀者的角色是無法徹底改變原來的自己!雖然有不少的前輩和鄉賢一直鼓勵我撰文投稿,但習慣於書寫“官樣文章”的我卻遲遲未能行動,的確胸中無墨下筆難,我意識到自己文化是何等的貧瘠,油然產生一種莫名的危機感和恐懼感。

  2005年8月,陳華兵老師榮獲“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稱號,在國瑞先生的動員下我當了一回“小記者”,寫了篇報導投稿於《鄉訊》,雖然這篇處女作並沒有博得些許掌聲,我也並不意外。我已不是個小學生,但我卻下定決心要從“小學生”做起!時至今日我仍無法想像當時邁開這一步為何會如此的艱難。

  瞭解家鄉,感知文化,我認定得從家族、宗族以及家鄉的風物、人文歷史的學習研究入手,這不僅契合我的家學淵源,更是契合我久違的興趣,這也是作為我家曾祖派下在家鄉乃至晉江的主要代表的我必須所盡到的責任和義務。顯然,是《鄉訊》喚醒我沉睡已久的基因,開啟了我精彩的人生文化旅程。

  有了《鄉訊》的呼喚,有了良師益友的鼓勵、幫助和交流,有了對鄉土文化的認同,我從捕捉靈感、尋找線索入手,不錯過每一次“遇見”,不放棄每一次精彩,不放過每個細節,不敷衍每個疑問,日積月累,我的文化之路從羊腸小徑也漸成通衢大道。我的學習、研究範疇由家族而宗族,由姓氏而家鄉,由鄉而縣而市,我撰寫的文章從圍繞家鄉和《鄉訊》逐漸擴展到地方文史。於是我投稿發表的刊物也從《溜江鄉訊》到縣、市、省乃至全國刊物。我淋漓盡致地享受文化帶來的無窮樂趣和滿滿的成就感!

  今年是《溜江鄉訊》創刊二十五周年,也是我在它的召喚下開啟文化之旅的二十年。之所以說“召喚”,是因為《鄉訊》作為溜江人的精神文化家園,它總是不斷在提醒我:“沒有家,何有國?沒有親情和鄉土情,何來的家國情懷?”

  在這個值得慶祝的美好時刻,我謹以這篇第四十一次寄送給《鄉訊》的文稿,表達我與它的情結,並祝願這片溜江人的文化沃土香飄四季,碩果累累!


 

《溜江鄉訊》讚

黃 宏

  《溜江鄉訊》創刊25週年了。25年,在歷史長河中只不過是一朵小浪花,但一個會刊竟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出版了100期,殊不簡單。

  《溜江鄉訊》期期內容豐富,從報道故鄉的訊息到香港近況,從讚揚海外華僑的赤子到歌頌村裡的好人好事,尤其對溜江教育事業更是關心重點,開展大中小學生作文比賽活動,激勵學子努力向上。『少年強,則國家強』,有力推動家鄉教育發展。值得一讚的是,《鄉訊》的作品多采多姿,詩歌、散文、書法、畫圖、醫學常識等,琳瑯滿目,無所不及,令人拍案叫好。可以斷言,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個鄉訊能夠比得上。

  《溜江鄉訊》之可以一紙風行,是因為貴在堅持,耕作不輟。寫到這裡,應讚揚一個人,他就是溜江鄉賢陳祖江先生。幾十年如一日,他愛家鄉,更愛《溜江鄉訊》,嘔心瀝血,字裡行間,迸發他的編輯的熱情,凝聚的含辛茹苦的血汗,從他身上看到溜江人高尚的品質,體現晉江人愛拼敢贏的精神。

  願《溜江鄉訊》100期出版後,砥礪前行,更上一層樓。

作者簡介:黃宏,晉江市安海鎮人士。
香港兩岸和平聯合會總幹事。書法家。文學兼備,養正高才生。



僑村聚大愛 鄉訊暖人心
─ 紀念《溜江鄉訊》創刊25周年

晉江市平山中學 陳紅禮

  打開熟悉的《溜江鄉訊》,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讀書期間經常在《溜江鄉訊》上投稿,記得第一次在鄉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有些不敢相信。名字是繁體的,所有的字都是繁體的,剛開始有些不習慣。看著這些繁體字,寫的又是家鄉、身邊最熟悉的人和事,仿佛打開了認識家鄉的另一扇視窗。

  讀書期間,家人總會細心地幫我收著每期的《溜江鄉訊》,等到假期回家的時候再小心翼翼地交給我,仿佛是珍藏的寶物,即便他們看不懂上面的繁體字,但對這份難得的鄉訊,卻十分珍視。而我則會細細翻閱每一期鄉訊,並把鄉訊上記錄的人和事講給家人聽,奶奶尤其興奮,她會就著她熟悉的人名或者事件,拓展出更多的故事,有時是一段奮鬥的歷史,有時是一個有趣的傳說,更多的是尋常生活的家長里短……經過奶奶的補充說明,我對家鄉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這裡藏龍臥虎,有熱愛家鄉、熱心公益事業的華僑,有在各個領域出彩的能人,有在外求學的學子,還有為民辦實事的村兩委,可愛而上進的學生,熱情樸實的村民……

  參加工作以後,回家的時間越來越少,奶奶依舊幫我收著《溜江鄉訊》,學校的張望校長也常常帶給我,除了偶爾翻閱《溜江鄉訊》,更多的是上網流覽鄉訊網站,10期,15期,24期,上面的人在變,事在變,村裡的環境也在變,不變的卻是這份家鄉情。

  作為溜江人我是十分驕傲的,有一份聯結海內外的《溜江鄉訊》,有乾淨的海灘,還有“八景”……為了家鄉越來越美好,太多人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作為溜江人,我又是愧疚的,少年時期,得到家鄉人的關愛和支援,感受家鄉人的溫暖,暗暗下定決定,以後為家鄉人做些什麼,也曾想保持寫點東西的習慣,投稿到《溜江鄉訊》;如今走出溜江,卻為家鄉做不了什麼貢獻,也沒有經常投稿,常常有種“近鄉情更怯”的感覺,既希望瞭解家鄉更多的訊息,又不敢直面自己內心那道“坎”。

  看著鄉訊上獲獎學生的名單,由熟悉的同齡人的弟弟妹妹,逐漸變成同齡人的孩子,再後來是同齡人弟弟妹妹的孩子,感受著時間的流逝,也感受著代際的傳承。這份散發著油墨書香、堅持了25年的的銅版紙,寄託著多少海內外溜江人的家鄉情結,我猛然頓悟,即便對家鄉沒做出什麼貢獻,但學習這樣二十幾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精神,便是對家鄉、對家鄉的人最好的回報與感恩。

  《溜江鄉訊》的25年伴隨著我從讀書到工作關鍵的20多年,它總在關鍵的時候幫助我戰勝困難,溫暖我照亮前路,激勵我不斷向前。感謝為《溜江鄉訊》付出心血的前輩鄉賢,感恩陪伴我前進、鼓勵我成長的家人朋友,願家鄉情愫代代相傳,不斷傳承,願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


仰望鄉訊

詩 珂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不經意間《溜江鄉訊》迎來創刊二十五周年和刊行一百期。25年,如一彎從容淌過的河流,舒緩而不失激蕩。《鄉訊》,正在用真情和激情抒寫一部僑鄉文化的新篇章。這將是一份不朽於世的驕傲和榮耀。

  晤對時光,時間的力量,在抒寫情懷,歲月的巨輪,正遠航高歌。晤對《鄉訊》,仿佛是一座高高矗立的紀念碑,又是一座記錄成長的里程碑。

  今天我懷揣著一顆虔誠的心,仰望百期《鄉訊》,暢抒襟懷。一如仰望大海,仰望星辰,感知它滿目的浩瀚和深邃,蔚藍的底色和閃亮的本色。

  我仰望《鄉訊》,目光深切而灸熱。沒有什麼比你更能吸引我的無盡暢想,也沒有什麼比你更能牽動我的魂魄精神,去隨光陰流轉,隨日月馳騁。

  我仰望《鄉訊》,仰望的是一顆心靈。這顆心靈唱響積聚已久的萬丈豪情,與一方子民為之振臂高呼,興奮不已。

  我仰望《鄉訊》,仰望的是一段歲月。這段歲月沉澱厚重的文脈,令歷史庚續延綿,令一方水土鑄就人文氣息,演繹傳說。

  我仰望《鄉訊》,更是仰望一份執著。這份執著錘煉堅如磐石的信心理想,奔向未來,讓一方文化承載團結奮進,方興未艾。

  二十五個春夏秋冬,一路風塵僕僕,一路英氣激蕩,一路歡歌笑語。百期《鄉訊》樸實而無華,經典而不朽。傳承中華文化,傳播中國聲音,傳述溜江故事,儼然一面鮮豔的僑鄉旗幟。

  二十五載《鄉訊》,造就美好的回憶,成就夢想的高遠。二十五載《鄉訊》,鑄就未來的展望,成就追求的永恆。我仰望的是一座永不消失的豐碑!

  我仰望《鄉訊》,我致敬《鄉訊》!回首來時路,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匯四方殷情入棗梨!

  我仰望《鄉訊》,我祝福《鄉訊》!站在新起點,君子行健,海納百川,揚時代風帆續華章!

  百期《鄉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福建第一份村級報刊 ─《溜江鄉訊》

  晉江市金井鎮溜江村,又稱溜澳,是晉江著名的僑鄉。溜澳華僑歷來有著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早在二十世紀初就舉辦鄉中義學,而後又開辦新學溜江小學,並由華僑負責全部辦學經費,從而為溜江一方水土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石。

  1998年4月由旅港溜江同鄉會創辦的《溜江鄉訊》(以下簡稱《鄉訊》),不僅是當時福建省首家村級鄉會的會刊,也是一份名副其實的村級報刊,時至今日在國內還是少見的。《鄉訊》立足於「千里傳鄉音」,以愛國愛鄉為宗旨,至今已經刊發99期,深受海內外鄉親和各方面人士的歡迎。

  《溜江鄉訊》是由時任旅港溜江同會副理事長陳祖江、副監事長陳柏生先生倡議的,得到陳國瑞、陳德評等海內外鄉賢的積極回應。而後他們迅速組織村中的文化人士、退休老教師及熱心鄉賢商議,決定通過刊發報紙的形式把溜江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記載下來,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陳祖江先生自告奮勇地義務擔任約稿、電腦打字、排版設計等編輯工作,還自費購置電腦及相關設備器材,作為編排《鄉訊》之用。《溜江鄉訊》自創刊以來,得到海內外溜江人的歡迎、愛護和支持回應,除了編輯小組成員的義務組稿、編輯外,撰稿隊伍也不斷擴大,並延及各地各界熱心人士,也得到《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關注和鼓勵。《鄉訊》的經費主要來源於海內外溜江人的捐款,還有部分來自友好人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以來旅菲華僑陳祖昌先生每年捐款1.5-2.5萬港幣。在深圳經商的鄉賢王建業先生的敦煌柯式印刷有限公司也免費承印第5-10期的《鄉訊》。後續也僅象徵性地收工本費,採用半贊助的形式承印來支持《鄉訊》的出版發行。正是由於海內外溜江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使得《鄉訊》越辦越紅火。《鄉訊》除每季度發行一期作為慣例外,版面方面,創刊號只有十六開小4版,第3期起擴為小6版,第6期起為八開4版並固定為八開,12期開始出現8版,而後多數為8版乃至12版,現在基本固定為12版。印數方面,創刊號僅印發500份,後來隨著影響力的提升、索閱人數的增加,至今基本穩定在2600份。2000 年10月《鄉訊》同步上互聯網,讓海內外鄉親及熱心人士隨時隨地第一時間看到《鄉訊》,不僅能流覽最新的《鄉訊》,也能回顧往期,從此這份僑鄉小報昂首闊步地走向世界。

  《鄉訊》先後開闢了《溜江景物》《尋根問祖》《溜江名人誌》《溜澳軼事錄》《鄉親來信》《鄉事自由講場》《校園內外》《校園簡訊》《好人好事》《雅風草集》《家鄉簡訊》《菲島傳真》《弦歌溜江》等專欄目。它不但報導海外鄉僑熱愛家鄉,熱心公益,造福桑梓的事蹟,而且講述家鄉的故事和新聞,並一起集思廣益展望未來,散發出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此外還適時地推出等各種各樣的專題和開展徵文、攝影活動,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可讀性強。25年來,《鄉訊》年復一年忠實地傳鄉音、播鄉情,無疑成為鄉愁的載體、感情的紐帶和精神的樂園,觸發無數遊子的思鄉、愛鄉情結,也牽援了無數遊子踏上歸鄉之路。


感 悟 人 生

陳 貽 景

 

  人生三修煉。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站得直。緣分是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認真會流淚。氣不順的時候,少說話,說出來的話必定傷人,而受傷的往往是身邊最親密的人。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長於交往。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緒要儲存,就象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沒人心疼的時候,自已心疼自己,沒人在乎的時候,自己在乎自己。世界上只有一個你,你都不對自己好,誰來對你好?再累也要記得鍛煉身體,再煩也要記得微笑,再苦也要記得搞勞自己,再急也要得心平氣和。人生最奢侈的擁有是,一顆不老的童心,一個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永遠牽手的愛人,不要把錢看得太重,到老你會發現,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快樂才是最寶貴的。

  日子過一天少一天,人,見一面少一面,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和事,讓每天都過得開心快樂,誰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人和事。計較多了,快樂就少了,煩惱多了,幸福就少了。人活著,心情燦爛最重要,吃飽穿暖最重要,有人愛著最重要。美麗是一場長跑,它不屬於某個年齡階段,而是整個人生。’

  二十歲活青春,三十歲活韻味,四十歲活智慧,五十歲活坦然,六十歲活輕鬆,七八十歲就成無價之寶,即使老,也要老得漂亮,前了老年才真正體會到健康是福,健康是最大的本錢,人什麼都可以缺少,就是不能缺少健康,自己健康靠自已,年齡只是個符號,心態起很大的作用,人生七十並不算老,如果你自信喪失,精神低迷,意志如灰,縱然芳齡二十也與垂老無異。

  生命的年輪不停的旋轉,聰明是天賦的智慧,而糊塗則是後天的聰明,該聰明時便聰明,該糊塗處且糊塗。別人的事小心地說,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距離,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會給人交往的一種安全感。自已的聽別人怎樣說,自巳的事情要多聽聽外人的看法,一則可以給人以謙虛的印象,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尊長的事,多聽少說,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已的事發表太多的評論,如果年輕人說得太多往往讓人覺得你目無尊長。夫妻的事商量著說,夫妻之間最怕的就是遇到事情互相指責,而相互商量會產生共情的效果,而增強夫妻感情。孩子們的事開導著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採用溫和又堅定的態度進行開導,可以既讓孩子對你好感,又能起到說服的作用,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數十年時間學會閉嘴。


老 宅

吳 純 婷

  每當回憶起老宅的那段生活,總會深深地懷念那座老宅。老宅經歷了風雨滄桑,記載著它的年齡,記載著它的故事。

  那是一座閩南常見的古大厝。五間張雙落大厝。頂落、下落及左右櫸頭合圍成大天井。紅瓦白石牆,雕花的小窗櫺,廳堂前大紅燈籠高高掛。跨進大門是光滑的條石庭院,再經過一個門就是大天井。深井的四周是花崗岩大條石。過了天井就到了廳堂了。

  很小的時候,老宅也是我的童話。這裡住著十幾戶同族宗親。十幾戶人家就有幾十個孩子。老宅每個房間的門都相通,有大房、尾房、櫸頭、下照房、倒向等等。因為房間多,閩南古厝固有“九十九間”之稱,老宅雖沒有九十九間,但也有五六十個門。子孫巷、後尾門,老宅裡的孩子這家進那家出,大門進後門出,追逐玩鬧……在老宅溫暖的懷抱中,我們無憂無慮度過快樂的童年。 

  每天清晨,老宅迎著第一縷陽光,從沉睡中蘇醒。大門外賣碗糕豆奶吆喝聲不絕於耳。吃過早飯,上學的上學,上山的上山,上班的上班。中午、傍晚,下班回家的人們各自做起飯。嫋嫋炊煙升騰,滿院香氣徐徐飄出,縈繞著老宅。

  我家和堂叔家的餐桌並排放在大門進來的庭院裡。兩家的人吃飯時背靠背,孩子想吃哪家的飯菜可以自由選擇。老宅裡其他的幾戶也一樣,誰做得好飯菜都要每戶送一點嘗嘗。至今最難忘的是誰家過生日時,各家都能派到一大碗的香噴噴的壽麵。

  媽媽的房間是櫸頭,隔壁住著一位老叔公,他的幾個兒子都在菲律賓經商,老叔公很疼我,每天晚上他要吃夜宵,他會悄悄地敲了敲我媽媽的房間的門,留一點給我吃。他的房間裡總有好吃的糕點,每次他叫著我的小名,招手示意我到他房間裡時,我就知道有好東西吃了。這樣常常惹得別的孩子羡慕不已……

  下雨了,雨水從紅瓦楞間傾瀉而下,形成一道晶瑩透亮的簾幕。我們便盼望著雨越下越大,大深井裡就會積滿水。孩子們躲在各家的房間裡,把頭探出竹門簾,歡呼雀躍。雨停了,望著滿滿一深井的水泛著微波,我們紛紛拿出小船。這些小船有用小木頭刻成的,有紙折的。還記得我有一艘吹氣的軍艦,藍白相間,是姨媽從上海捎來給我的。每次我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水裡……

  我家後門外有個古井,平時女人們在這裡大水,洗衣。我家有個大鐵盆,專門供大家洗衣用。每當漁民出海歸來賣完,就把那些留著自己吃的魚,螃蟹等倒在經井邊上,開始分魚成一堆堆,然後抓鬮。就是在那時候我把那些魚的名稱都認識了。

  走過了一天的繁重,吃過晚飯,老宅的人們紛紛來到大天井裡納涼,讓清爽的風洗去一身的暑氣。男人們一塊兒高談闊論。女人們湊在一起少不了家長里短,細細碎碎。孩子們天生好動,趁著皎潔的月色玩起遊戲來了。該睡了,祖母一邊搖著芭蕉扇給我們驅蚊子,一邊講著古老的傳說。

  老宅還在,舊時的鄰居已經各奔西東了。天井裡坐在大理石上一起聽故事長大的小夥伴們遠走高飛了。留下空蕩蕩的老宅在孤獨寂寞中翻閱著往日的相冊,回望著飄零的往事……

  偶爾回家,我會悄悄走近老宅,讓思緒走進那扇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