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 文 佳 作 共 賞
新加坡晉江會館創建始末
陳 穎 舸
會館是一個半公共性的功能建築,其起源於科舉制度的盛行,而後風行於海外的華僑社團組織,會館作為同鄉、同業聚會之所,兼有聯絡、居留、處事與活動娛樂等功能。大約在1918年新加坡晉江籍(包括今泉州市的鯉城、豐澤、洛江區及晉江市、石獅市)華僑同樣也組織了以“地緣”為基礎的同鄉團體——“新加坡晉江會館”(以下簡稱“晉江會館”或“會館”)。晉江人前往新加坡謀生,可以考證到的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至1978年會館成立60周年之際晉江籍華人在12萬人以上,占新加坡總人口的5%強。
早期遠渡新加坡的華僑多數是從事體力勞動的散工,單身只影,收入微薄,居住在一種名叫“估俚間”的集體宿舍。“估俚間”,往往是十數人或數十人共租一房,一般來自同一地區的鄉親或屬於同一宗族的族親。而初到該地的華僑如果沒有親戚關係,一定要投靠“估俚間”,否則很難生存下去。“估俚間”往往有人專門在外面接洽工作,然後一起幹活,體現的是團結互助的精神。“估俚間”後來演化成非註冊團體,其職能只是為華僑謀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沒有明確的宗旨,一般有“頭人”一個,晉屬移民所設之估俚間高峰期達五、六十間。
由於早期華僑工作之余希望有適當的娛樂活動來調節,而且隨著生活的安定、環境的優化,他們需要在更大的範圍裡開展聯誼活動,於是部分邑人參加當時的福建會館。大約在1913年便有址設丹絨巴葛海山街的晉江人聯誼組織——“寅賓俱樂部”,俱樂部實行總理制,附設工商補習學校,晉江華僑工余經常聚集在此,聯絡感情,交流學習知識,娛樂消閒。另有安海人的同鄉組織——“鴻江公所”。1918年,蕭志來、賴金奎、莊丕南等人發起創建晉江會館,以巴絲班讓的蕭志來寓所(一說“寅賓”)為籌備處,選舉蕭志來為總理,賴金奎為副總理,黃大樹、莊丕南為協理,李天來為財政等。隨著參會者日漸增加,會館先後在市區的廈門街、海山街租賃會所辦公開展活動。後來蕭志來捐獻武吉巴梭的地皮一塊作為會所建設之用。同時,他又與賴金奎分別捐獻建築費用三千元、二千元以為首倡,得到全體會員的熱烈回應和積極捐輸,使得會所于1928年順利建成。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晉江會館被徵用為抗敵動員總部,次年新加坡淪陷,會所被日軍佔用,歷年積存之史冊及檔悉數被毀,會館活動也被迫停止。
1945年9月新加坡光復。10月洪寶植、周亞知、張昌泉等人發起,討論複建會館事宜,成立“晉江會館募捐委員會”,重新登記會員。1946年3月,會所重新修繕,恢復會務活動。複建後的晉江會館改總理制為執監委員制,成立了執行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洪寶植當選為執委會主席,周亞知為副主席,施家和、張昌泉、吳邦泉、唐孚中、李火爐為常務委員,下設總務、財政、文書、慈善、教育、交際、互助諸股;莊丕唐當選為監察主任,龔延齡、陳金桔為常務監察。從此會務逐漸走上正軌。1946年底,會館開始創辦晉江學校,使失學兒童重新上學,同時開辦夜學班,給超齡青年補習。1971年設立助學基金,幫助家庭貧寒的子女完成學業,後來又創設了獎學金和勤學獎,以鼓勵學子向學。隨著二戰之後國際形勢的變化,晉江會館認識到應該在更大的範圍內實現“華人認同”,於是逐漸把服務物件擴展到整個華僑社會。因此,晉江學校的招生及助學金的申請均不受籍貫、種族等的限制。1947年,晉江會館設立“互助部”,專門辦理部員喪吊的互助事宜,並附設音樂組專門為出殯時所用,同時附設調解委員會;成立集體保險委員會,為會員辦理集體保險。此外還積極為身居新加坡的晉江同鄉扶危濟困。會館同仁一向心懷祖國桑梓,尤其是藥品救濟、募捐泉州花橋善舉公所渡歲金、修理文廟等方面更是出力良多。
由於會務迅速發展,1957年決定擴建會所,於1961年落成。會館大堂聯曰:“晉接以誠發抒卓見輩出人才歌盛世,江流不息會歸百川力移時勢挽狂瀾”,展示了晉江人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精氣神。1975年,晉江會館成立福利基金委員會,援濟年老孤寡、貧病、失業、逝世等的會員及同鄉。為了使會館後繼有人,1977年會館創設了康樂股,下設舞蹈組、跆拳道組、華樂組、戲劇組、南音組,鼓勵青年參加活動,進而引導他們參加會務,以促進會務的向前發展。同時,也培養他們對故國的情感,進一步瞭解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鼓勵華文文學創作,給會館注入新力量,帶來了新氣象。
1985年12月新加坡晉江會館與福建會館、廣東會館、潮州八邑會館等9個宗鄉會館成立“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旨在促進和加強宗鄉會館的密切合作,鼓勵人們瞭解和發揚華僑華人的優秀文化傳統,促進各會館的自我更新。晉江會館會長蔡錦淞當選為聯合總會秘書長,聯合總會出版了會刊《源》。此外,晉江會館開始跨越出星馬地域範圍參加亞洲晉江社團的聯誼活動,在更大的區域內加強與晉江同鄉的聯繫和合作。通過與香港晉江同鄉會、馬來西亞晉江社團聯合會攜手創辦“亞洲晉江社團聯合總會”,於1990年8月在香港成立。新加坡晉江會館的丁馬成、蔡世柑被聘為名譽會長,黃加種被聘為名譽顧問,蔡錦淞當選為副會長,蔡成宗當選為副秘書長。1993年12月,世界各地晉江社團代表雲集新加坡,舉行第一屆世界晉江聯誼會及亞洲晉江社團聯合總會成立三周年、新加坡晉江會館成立75周年暨互助部成立47周年慶典。
縱觀新加坡晉江會館的發展歷程,有兩點認識:一是會館是晉江華僑在新加坡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創辦的,又隨著新加坡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的改變而不斷更新、昇華它的宗旨,使其不斷向前發展;二是晉江人自古以來有著濃厚的商品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創業意識、鄉土意識,並凝練、昇華為不分海內海外的地域文化——“誠信、謙恭、團結、拼搏”的晉江精神,這在海外的新加坡也不例外。
【陳穎舸】
父 愛
陳 國 恩
|
我愛我的母親,但也愛我的父親。世人寫母愛的文章很多,而寫父愛卻少了!其實,父愛並不亞於母愛;有慈母,也有慈父,頌揚應該公平。不能只說“母愛”順理成章;談“父愛”好象不甚得體。
人的一生,大都要依賴父母,或與父母並肩共渡三個階段: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生存全倚父母,溫飽也有賴他倆支持,發展則有相輔相成。那麼,人生處世,雖有盤根錯節,大概也能夠迎刃而解了!所以,我愛我的母親,也愛我的父親。
我1940年1月誕生於離怡朗市郊外12公里的偏僻小村莊,村名叫做“仙遝描描”社。出生後未及一年,日本南侵,怡朗受炸,二次世界大戰便全面掀開。此後4年間,我們一家人流連顛沛,父親“半肩行李,半肩愁”,帶著母親攜男扶女在窮村僻壤和市集小鎮辛苦奔波。最後,終於在描戈律市落下腳來。
在戰爭結束前夜,有一天,晴空出現一大批美軍飛機。那時候,由於童稚,我不知是禍是福,是驚是喜,只聽得父親疾呼狂喊:“我們的房子近日本軍營,快跑、快跑啊!”我記得很清楚,當時父親一手抱弟弟,一手拉住我,後面還跟著手拈幾件衣裳的母親。我們象滾皮球一樣,被拋離家門,遁入防空洞裡。時,天空的炸彈便象暴雨般傾盆而下。天崩地裂,好象世界頃刻就要毀滅一樣。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洞外漸漸恢復平靜,嗆入一股硝煙,洞內便騷亂起來,大家爭先恐後擠擁出去。只見地上屍體狼藉,血泊班斑;遠處煙火迷眼,近處嚎叫哀慟。使人目不忍睹,耳不忍聞。返回家所,茅舍和日本軍營都被夷為平地。父親歎了一口氣,母親也流了眼淚,但都沒有特別傷心。因為在戰爭的苦難中,他們時常詛咒日帝暴行,大有“時日曷喪,與汝偕亡”。所以,他完全不痛恨美機的轟炸而帶給我們傾家蕩產,反而在活著的人面前,互相慶賀劫後餘生。
戰後,人們都在為“休養生息”而奔忙,我們仍處於艱難困苦的掙扎中。那時候,一家人的“生存”,完全依靠父親一人的慘澹經營捲煙小手工作坊,而求得日逐趨於溫飽。之後,稍有積蓄,他掛念起老祖母來,想回鄉探望她老人家經過8年離亂的情況。於是就攜著我們歸國,在省親以後便將我留在家鄉讀書,也減輕他僕僕風塵的生活負荷。
在家鄉,我從祖母口裡聽說,父親3歲時,祖父就去世,生計都由祖母獨擔。哪怕日子是怎樣艱辛,她仍支持父親讀書。先讀私塾,然後讀完小學,就噙著淚水,送走父親去廈門做學徒,使他學得“一技之長”,為以後“捲煙”打了基礎。祖母常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可見中國的勞動人民早就很重視技術謀生了!
父親在廈門過了3年的學徒生活,出師後又由親戚牽引來到菲律賓。20世紀初葉,來菲律賓謀生是比較容易些,但工作苦,地位低,被人鄙稱為“新客仔”。什麼事都要幹,不計工價,不論卑賤,簡直和小奴才差不多。
父親工作勤快,能吃苦耐勞,正如俗語說的“雞打胸,直幹到老鼠敲鐘”。他不知疲乏,好象“空閒就是受罪”。他是地道的中國勞動人民的典型。所以,過了不久,便博得老闆的顧愛,年終花紅也逐漸增加。父親生活儉樸,樂善好施,自己並不十分富裕時,就肯周濟別人。他侍親至孝,每月按時寄錢回家贍養我的祖母。因此,祖母一提起父親,便說他是孝子。要我們長大了,也要做孝子,孝敬父母。中國人大概就是靠著這樣的孝道來維持家族間的和睦友好。有個對子:“父慈子孝全家福,兄友弟恭滿堂春”,是我家過新年最喜歡貼的楹聯,並借之以勉勵後輩,樹起家風。
父親自幼失怙,雖有弱母扶持,接受教育畢竟不多。但工餘常常喜歡讀些古書,並且以自己的勤奮,鼓勵我們。他十分重視晚輩的教育,認為人生要有豐富知識,才能立身於社會。所以,他不但支持、督促我們學習,還勉勵我們要奮進。他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由於慈父的鼓勵,為我們創造物質條件,所以,我們兄弟姐妹們才能受到良好教育,獲得豐富的學識。
父親天性聰穎,記憶力強。幾十年的往事,或人情物緣,說起來頭頭是道,如數家珍。由於人生路途曲折坎坷,使他自成一套處世哲學,即孔夫子所說的“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我對它的理解,也就是“君子能屈能伸”。他就是以這個哲學觀,在二次大戰以前的菲華社會謀求溫飽,確保一家人豐衣足食,生活無憂。然而,二次大戰以後,尤其是60年代,他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所帶來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吞蝦米”的現象,卻是太不理解了,也就應付乏術。
因而,在資本競爭的商業浪潮衝擊下,是急流勇進,還是勇退?我們常常是表現兩代人的相異心態,劃出兩代人的鴻溝。然而,我們是父子,很容易求同存異,取得意見的統一,行動不相背道。在人生的第三階段中,發展進步,共創如錦前程。用一個成語概括我們父與子的經營,是“相得益彰”。
我愛我的父親,開始于“生存”,經過“溫飽”,並不止於“發展”。我永遠敬愛父親,如同敬愛母親一樣,絕不厚彼薄此,始終如一。為了事業發展中的需要,我和父母已經分離多年了!他倆在埠,我與愛妻在怡市,各人執掌自己所經營的工商業務。從那分離時起,我沒有辦法朝夕聽到父親的教誨。偶爾也有徬徨、惆悵,若有所失!為了填補這心靈的遺憾,每個月,我必到埠拜候他倆一次。每次我和父親談話,哪怕是拉家常,說閒話,我們常是出現了自“客客氣氣”開始,又止於“客客氣氣”。這使我頓然而感到隔閡:情意之間,似有一層厚厚的牆壁,使我又覺得心情日益加沉呢!現在,父親是老了!年逾70,古稀人生,經歷了多少人間滄桑,怎不老矣!然而,從他的神態而觀,並不至於“龍鍾老態”,他的健康長壽可以蔔定,子孫們的幸福有所系也!今年4月,我的大女兒中學畢業了,我把她送到倆老身邊,以補償他倆失去的天倫之樂,讓她代替我的晨昏定省。這樣,也許能減輕我自己心靈的負疚。
自從我懂事以來,回顧父親40餘年的經歷:由“生存”而“溫飽”,及今的“發展”。他白手起家,創業艱難。而我在守業、創業的發展中,直至今日,我永遠記住父親的辛苦輾轉,而告誡自己的子女要懂得“創業艱,守業更難”的道理,懂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那種中國民族的生活遺訓。我愛我的父親,是他教給我們怎樣渡過人生的三個階段。我想,這不就是“父愛”吧?
賡續文化根脈 展現僑鄉風華
陳 穎 舸
從小在僑鄉長大,對僑胞的諸多善行義舉耳濡目染。後來喜歡上地方史,少不了接觸、研究華僑史。經年累月,感觸良多,以至於對華僑有著特殊的感情,也曾有過諸如“千萬不要忘記千千萬萬的華僑”之感慨。
近年來,晉江又掀起新一輪的華僑史挖掘、整理熱潮,晉江市作協主席、龍湖鎮僑聯副主席吳謹程先生當之無愧是帶頭人。我因工作之緣與吳先生相識已有二十多個春秋。吳先生,一位文學大咖,轉身收集、整理華僑史料、文物,雖感有些突然但也是符合情理。于吳先生而言,對大家來說,身處僑鄉,對於華僑的人和事可謂耳熟能詳。甚至可以用句不太恰當的比喻,“如入芝蘭之室,久聞而不知其香,即與之化矣。”的確,現實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也就是一談起華僑人與事,敘者多是滔滔不絕,但多聽幾次,又似千篇一律,反而無法觸及靈魂。而一向文采飛揚以散文詩歌見稱的吳先生卻以另一種方式通過僑史的收集、整理來講述華僑故事,詮釋蘊含其中的僑心僑魂。這不僅可從他之前主編的《龍湖僑史資料》《龍湖涉僑編年》管窺一斑,同樣在今天大家一起來分享的由尹繼雄主席主編、吳謹程先生編注的《晉江民間僑捐碑刻拾遺》中感同身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晉江民間僑捐碑刻拾遺》(以下簡稱《碑刻拾遺》)徵集釆集的面廣,涉及僑捐的方方面面,分六大類,可謂簡明而完備。同時時間跨度大,最早的是一方清康熙四十四年的《英林洪氏大宗碑記》。270多篇碑文所彙集的資訊內容十分豐富,充分反映僑鄉僑情,展現各個歷史時期華僑的家國情結、鄉土情懷和奉獻進取精神。碑刻的種類、體例不一,其中有不少出自名家大師的佳品佳作,也不乏較具特色者,蔚為大觀。如鑲嵌在石圳華僑中學禮堂牆壁上的李昭拔先生的《心聲》碑刻,作為這所學校最主要的捐建者,李先生的感言低調且簡要。基於對改革開放的憧憬,既道出對教育重要性的真知灼見,更是高瞻遠矚地提出培育科技人才的殷切期望。又如衙口李埭亭《遊子吟》石刻,通過詩歌的形式介紹施連登家族的遷徒發展史、海外奮鬥史。當我讀到施氏在菲遭遇日本入侵、九位親人被慘殺乃至“人財盡烏有”的慘狀,頓時義憤填膺,這是一段活生生的國恨家仇血淚史,我們不能遺忘!然而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施氏萎靡不振,而是“兄弟同奮志”,成功之後更是“家國未敢忘,搖籃心上留”“興邦有民責,解囊何躊躇”。而之所以立碑於斯亭,寄託著先生愛鄉思鄉之情以及對自由、和平、和諧的渴望,也承載著家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讓施先生終其一生踐履不渝。
一方方碑刻,記錄華僑善行義舉,見證華僑桑梓情深,鑄造僑鄉特色文化底蘊,正如該書前言所敘的“是捐資者留給家鄉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方方碑刻,屹立在僑捐項目的顯眼之處,更像是一代代華僑的言傳身教,他們樹立了榜樣,激勵後人繼往開來。龍湖鎮石廈村的《三代惠濟橋五建碑記》,記載了施文種家族祖孫三代人五次建、修家鄉橋樑的故事。而《碑刻拾遺》中採集關乎兩代華僑僑捐故事比比皆是,這些優良傳統無疑成為僑鄉一道亮麗的風景。值得一提的是《施教鋸烈士碑記》,這是我讀到唯一涉及華僑捐軀的碑記。雖然烈士客死異域,但同樣是為了中華民族不受外族欺侮而為之鬥爭最終殺身成仁。而這位施教鋸烈士,就是施文種的父親,碑記稱“先生身居海外,心懷祖國,關心家鄉公益事業,建惠濟橋,創辦石廈光夏學校,造福桑梓,惠及萬民。”
為民族大義而死,重於泰山!順便一提,不屬於此次採集範圍但涉及華僑捐軀的還有一方金井鎮塘東村的《蔡及時烈士墓碑刻》,內容也很豐富,提及“凡社會公益事業無不踴躍為之”,近年還能看到,實物應該還在。
華僑對祖國的貢獻,可謂之大。早在辛亥革命時期,就得到華僑的鼎力支持。抗日戰爭時期,很多華僑回到祖國,直接投身于祖國的抗日救亡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僑匯收入約占外匯收入的三分之一。改革開放,華僑更是出資出力、引資引智,是書的碑記大都出自這一時期。到底是什麼力量激勵、支撐著海外華僑薪火相傳義無反顧地擔當作為呢?我覺得這是讀懂《碑刻拾遺》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此我談談三點淺見。一是有著深厚底蘊的中華文明是團結海內外同胞的精神紐帶,海外華僑始終保持著對中華文化的情懷和傳承。二是教化的力量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三是早期的華僑長年漂泊海外,寄人籬下,當時的祖國飽受列強侵辱,海外遊子的境遇可想而知。特殊的人生際遇讓他們刻骨銘心,從而自覺地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維繫為一體,對祖國的榮辱興衰、民族的生死存亡,有著更加切膚的感受,從而傾注心力,團結進取,並由此昇華為熾熱愛國情懷,凝煉成偉大的華僑魂。
此次晉江市社科聯採集、整理僑捐碑刻,並集結編纂成冊,不僅可以讓讀者通過一方方碑刻瞭解華僑的奮鬥史,感受華僑的愛國心,讓千千萬萬華僑的善德善行永載史冊。同時通過此舉,讓散落四方的碑刻得以及時發現、保護並歸於文化,繼而讓文化歸於大眾。正是這種努力和嘗試,廣大的讀者尤其是文史愛好者、僑務工作者,才能得以親近漸漸消失的碑刻之美,得以感受凝聚其中的歷史溫度。這無疑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
【本文係作者在“閱見美好 書香晉江”2024年第一期晉江社科講壇•社科圖書分享會上的發言】
2024年5月13日
做人,做事
陳 貽 景
為人處世,不要想著欺騙誰,算計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精明敵不過厚道,圓滑比不過善良,與人交往,心裡要多念著別人,幫別人,將心比心,知恩圖報,真心換來的是信任,真誠換來的是真情,厚道之人必有後福。人活一世,小勝靠智,大勝靠德,賺錢究德配位,財富算什麼,人品最珍貴,百年之後,誰還會記得你?一切都隨風飄散,再多的財富,你也不能相伴,再大的權力你也不能帶走,唯有人品才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唯有品德才是一個人最強的實力。人這一輩子,上善若水做人,虛懷若谷處世,坦坦蕩蕩做事,丟什麼也別丟了良心,簡簡單單做人,丟什麼也別丟了人品,人品不過關,說什麼都沒用。再窮不坑別人、再富不忘恩人,做人要有良心,懂得知恩圖報。人心都是相互的。人品好的人,自帶光明。車過留痕,事過留情。有錢把人做好,沒錢把事做好,做人問心無愧,睡得踏實,做事腳踏實地,幹得心安。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做人一定要心懷善良,行得正,才能站得直。
人生是一部書,少年是一本花花綠綠的連環畫,青年是一本色彩斑斕的流行雜誌,中年是一本內容豐富的學術讀物,老年則是一本古典線裝書。
人生如戲:人生猶如一齣戲,它以生活為舞臺,以時間為佈景,以情感起伏變化為線索,以我們經歷的人與事為情節,以精彩與成功為高潮。
人生如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似夏花般絢爛,熱烈不同秋葉般淒清孤寂,而是在四季輪回中,倔強地生長。
人生如月: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人生的榮辱得失也在所難免,面對生活,始終從容對待,月缺月圓,都是一個過程。懂得這個道理,就保持一個如月般的純正而平靜的心態。
人生如歌:或長或短,或豪放或婉約,或曲折幽深,或淺顯直白,我們無法把握人生的短長,也不能確保,人生之歌精彩動人。
人生如棋:一白一黑,局裡局外皆是命,棋子越下越少,人生越來越短、小小棋盤之間,風雲變幻,其實,下棋如做人,贏,固然漂亮圓滿,輸,也要落子無悔。
人生如花: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塵緣,人生有相遇就有別離,花開花謝,緣起緣落,所有的沉浮,有一天都會變成午後的那一窗清風雲淡,而陽光依舊溫暖,時間面前,一切將釋杯。
人生如舟:人生是一隻船,航行在浩渺的大江大海裡,人生活在漫漫大河,大海中,舟壞了,大海依然洶湧澎湃,人沒了,生命的舟擱淺了,這正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人生如夢:在如夢的人生裡,什麼都不容易抓住,惟獨能營造的是自己的好心情。人生帶著太多的怨氣在生:活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暮然回首萬事空,我們何不活得簡單一點,我們何不活得快樂一點呢?
澳洲遊思
王 勇 偉
在帕拉瑪塔河畔,
綠意如茵,
鋪展成無垠的地毯。
水天相接,
雲影婆娑。
滄桑的古堡,
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
藝術的氣息,
在此間自由流淌。
舳艫千里,
輕盈地穿梭在碧波之上。
傑克遜海港大橋,
如巨龍般橫跨天際,
與蕩漾的河水共舞,
編織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佇立在悉尼歌劇院之旁,
傾聽波浪與海鷗和諧交響,
樂章悠長而激昂。
眼前的街道,
彙聚了亞歐美非各色人種,
不停地傳奇民族差異。
路肩綠樹輕輕搖曳,
明媚的霞輝灑落身上,
對映高樓的玻璃,
折射出如夢如幻的光芒。
遠眺住宅區,
層舍低矮磚牆粗獷,
斑駁的瓦頂,
留存歲月的舊照。
這裡沒有浮華與喧囂,
只有真實的簡約與悠閒。
繁華沒山野,
都巿落農村。
在澳洲簡舍幽居,
飛鳥低翔與人嬉戲。
與原始共生,
在詩裡徜徉。
每一寸土地,
都彌漫著寧靜與愜意。
在這裡,
每一刻都有享受的韻味,
每一步都充滿探索的魅力。
與自然同體,
在愛裡漫遊。
感受大地的呼吸,
讓心靈得到洗禮和昇華。
2024.05.05晚稿悉尼
是尊王公宮還是留從效廟
陳 鴿
已近八百年歷史的尊王公宮,在面臨倒塌的時候,於一九九七年,由溜江旅菲、港、澳同胞及村人集資進行重修,工程完工後,重修的卻說是留從效廟,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同一座宮廟,二個名稱,其實都沒錯,原因應從留澳的開基始祖說起:
留氏入留始祖留汝猷承留姓34世入留為一世,據記載:留氏第27世留從效於宋初約公元944年至963年間出任泉州節度使,曾封鄂國公,晉江恭王。至留從效之後的留氏第34世留汝猷,也於宋朝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科中進士。在自任上回鄉省親時,途經留澳海灣,看中了留澳灣,1212年後即將子孫遷入定居。“留澳”即由留汝猷之孫36世留尚賢定名。
留汝猷為感謝朝庭賜他進士的恩德,曾書寫一篇“賜進士史恩德刻石”之詞,留氏下輩即將此懷恩詞石刻成碑,立於留澳海邊。兩年後,留姓為追其先祖留從效治理晉江的功蹟,上奏朝庭,獲旨建廟。留姓即於立石碑處興建廟宇,且把該“賜進士,懷恩德石刻”築於後側殿牆上,中殿供留從效像,取名“留從效廟”。
留姓入留之時,曾帶來廣澤尊王公的神像,為庇佑族人,在留從效廟建成後,即將廣澤尊王公安位在廟內,供族人供奉。尊王公即是留澳最早的擋境神佛,一度香火旺盛,不論是各姓氏村人,漁民、過往停泊的商船,都來參拜,故留澳尊王公的名聲曾遍及台灣及東南亞。
留從效廟﹝尊王公宮﹞建於宋朝,距今約有790年歷史,它確實的見證著留澳漁村和溜江僑鄉的變遷和發展。直到現在,溜江的漁民還是傳統的每年年終都會相約集聚在尊王公宮內,商議和信杯決定下年出行的事。
(本文曾發表於早期鄉訊,留汝猷石刻事作為一種傳說)
漫步塘東觸角沙堤
吳 純 婷
塘東觸角沙堤,
圍頭灣的一枚玉如意
全國第一,亞洲唯一
兩公里的沙堤,遊客三五成群
兩人一對。靜謐安詳
誰的一曲古韻,在青煙飄渺裡
離日落還有些時辰
我不能確定,會不會有
落日的奇觀出現
你越執著的,往往會讓你失望
比如突然飄來的烏雲
看不到輝煌的景觀,沒關係
有沒有那殷紅的熾熱,無所謂
聽聽濤聲,看看鷗鷺
再吟一聲我曾經擁有的曾經
行走在長長沙堤上,有種
沙漠旅途的感覺,人竟是
那麼的渺小。你說你已學會
與這個世界溫柔相待。時光
在贈與閱歷的同時,也把
滄桑隨手相贈
唯有那湛藍的大海,依然
閃爍著藍色的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