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澳軼事錄 之九十九

也說閑間



 

 

也 說 閑 間

  泉州電視台閩南語頻道開播以來,深受廣大觀眾歡迎。特別是“泉州第一炮”這個欄目,介紹泉州的風俗民情、山川形勝、人文景觀,這對傳播閩南文化,服務兩岸中心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和作用。“泉州第一炮”是以閑間人客互相“炮”談的形式而進行的,三位主持人談笑風生,詼諧有趣,令人百看不厭。說起閑間,筆者深有感觸,閑間是人們在工農餘之時閑談聊天的場所。以前不論是城鎮或鄉村,處處都有,比比皆是,只是由於時過境遷,因為各種原故而自然消失而已。

  就我們溜澳村來說,據筆者所知,以前村中各個角落份頭都有許多閑間。這些閑間大多數在小店舖內,漁民網間裡或民宅的空厝間裡。人們在農漁業生產歇閑的時候,自發地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講東講西,不論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道聽途說、趣事奇聞,各盡所知,無所不談,引以為趣,各得其樂。以清除勞動中的疲憊,渡過辛苦的一天,不亦悅乎?以筆者所知,斯時溜澳的閑間,中要算街仔陳明邦家中的閑間最為活躍,因為主人經常在家,熱情好客,而且設有茶具和樂器,人們來到之時就可以泡茶聊天,彈琴唱曲,不覺得寂寞,所以閑間裡不論白天或晚上都經常有人在那裡“炮”談。

  筆者當時正值年少,也經常在空閑時到明邦的閑間裡和大家一起開講“炮”談。不要小看那些勞動人民,其實他們是最聰明最有見識的,不然,那裡會知道溜澳的許多民俗風情和軼事傳聞呢?在閑間裡,筆者還學到了南音和什音的一些初級知識,如南曲的「元宵十五」、「望明月」;什音的「綠牡丹」、「大、小補瓮」和二胡、橫笛等民間曲藝。

  真的,閑間裡的所見所聞和所學到的,有很多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金錢也買不到的。現在想起來,還非常留戀那時候和那些淳樸的人們在一起的時光呢!

【陳 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