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肺癌的認識和治療
中醫師 許 聖 品
傳統中醫藥學對肺癌的定義稱謂不一:屬“肺岩”、“息聚”、“癥積”、“虛勞”等範疇。在辨病論治的基礎上,應著重辨氣、血、痰、毒等四大治療原則。
一. 對氣的辨症論治:肺主氣,『素問•五臟生成論』云:“諸氣者,皆屬於肺,當肺臟為實邪癥積阻滯大小氣道時,氣機不能通達,肺臟自身調節呼吸運動的能力下降時,則容易出現咳嗽、氣短喘咳。因此,在辨病論治的基礎上,應著重調節氣機的通達,多採用紫蘇葉、紫蘇梗、薤白、前胡、枳殼等理氣通達等中藥,以便肺臟能通達上下,消痰利氣。『長沙藥解』云:“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閉塞。當中薤白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故輕者下達而變仲合、重者上達而輕清。因此,常用薤白通陽散結。
二. 對血的辨症論治:當原發病灶血管受阻滯時,使血行不按經絡;氣為血之帥,血隨氣逆,從而出現咯血、吐血的症型。在攻伐散結解毒散結的同時,應盡速給予清血和止血;常用大薊、小薊、黃芩、仙鶴草、荊芥穗等中藥來表達至清和止血及引血歸經,而達到止血為目的。『本草綱目拾遺』中,仙鶴草能止血消腫、補虛解毒。『滇南本草』謂荊芥能消腫祛毒、通肺氣除鼻寒。在治療肺癌的過程中,如沒有明顯的徵象,不建議採用過多行血化瘀的醫療手段。過多的活血化瘀,往往會令肺部脈管更容易滲血或出血。而通過化痰散結開,往往可使癌腫緩解或減緩。
三. 對痰的辨症論治:『素問•經脈別論』認為肺能“通調水道”,當肺部積聚實邪而內阻氣血時,肺的宣降功能受限,津液佈散不達,則進一步呼吸運動的調節受阻,從而出現氣急喘咳。此時,當以瓜蔞、半夏、浙貝母、紫苑等中藥來達至氣機順暢,化宿痰為津液。肺臟喜潤惡燥,故常會佐予南沙蔘、麥冬、紫苑等中藥,資予肺的養陰及濡潤,而達至化痰止咳。
四. 對毒的辨症論治:陳士鐸在『本草新編』中云:“毒之未成者為痰,而痰之已結者為毒,是痰與毒,正未可二視也”。認為肺為華蓋,為嬌臟。它與外界相通,又易受外界燥邪侵襲。肺喜潤惡燥,喜通惡塞,當宿痰內蘊,則易與各種邪氣膠結不散,久而郁結成為痰毒,即會形成痰結而形成癌腫。因此,在肺癌病變之時,醫家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金錢草、紫花地丁、蒲公英、山慈菇等中藥以達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來治療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