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深情饋桑梓

文 / 程晨 廖嚴力

  祖國東南沿海圍頭灣的東北隅,綿延著數里的海岸線,隔著臺灣海峽與寶島隔海相望,便是福建省晉江市金井鎮的著名僑鄉——溜江村。這裡,風景秀麗、海灘遼闊、礁石林立、樹影婆娑;這裡歷史悠久、勝景眾多、四通八達、地靈人傑;這裡走出上萬的僑胞,負笈海外、開拓進取、立業異邦、載譽他鄉。這裡就是陳祖江先生在旅港已經一甲子的時間裡,始終心心念念,牽掛於心頭的故鄉。
  多年以來,陳祖江先生透過旅港溜江同鄉會的平臺,投身多項回報家鄉的工作。其中最讓他驕傲的,便是創辦了刊物《溜江鄉訊》,向溜江遊子傳遞家鄉訊息,至今已近二十年。另外,他與鄉賢們善用時興通訊工具,積極開展捐資助學的工作,也進一步拉近了遊子與溜江的距離。持續的付出,是他不變的桑梓情懷,是一章樸實無華、真摯動人,飽含愛國、愛港、愛鄉之情的頌詞。
助學結碩果 著力興旅遊
  2012年,晉江新聞部門推出“晉江最美村居”的系列報導,其中曾說道:“科教文化是溜江的烙印,而村裡的學校是烙印最顯眼的地方。”如此令人引以為豪的殊榮,離不開陳祖江先生等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的僑胞之貢獻,正是他們從未間斷的籌建,給師生設置獎學金、為學校購買教學設備、大力舉行興學工作,讓當地教育事業錦上添花,成果豐碩。
  陳祖江先生所在的旅港溜江同鄉會,就有一份長長的帳單,列出會員們積極助學的種種付出:學校老師的薪資待遇及補貼、每個學期頒發給的獎學金、退休教職員的花銷、學生比賽或活動的經費、添換教育設備的資金……一年下來,竟有數十萬之多!用心之致,可見一斑。
  隨著通訊工具的發展,陳祖江先生運用現代科技,開拓了一條籌集資金的新途徑:他與多位僑胞、校友組建了多個微信群,集結了願為家鄉教育慷慨解囊的熱心人士。若需募集善款,大家只需在微信群中發紅包、轉帳即可,免去了過往到銀行轉帳的麻煩。收到款項後,陳祖江先生會安排義工進行統計,做好登記後,轉給學校的負責人。讓大家更清晰地瞭解款項的用途。
  得到眾多僑胞的支持,溜江的教育事業奮發圖強,辦學成績突出。今日,溜江小學成為金井鎮規模較大的小學之一,並曾四次附設初中班。更在1996年成為文化部批准的全國13個農村兒童文化園試點之一的“溜江國家級蒲公英農村兒童文化園”。校園中,建有“溜江文化中心”,藏書數萬冊,是全省農村中比較完善的圖書室。良好的教育資源,為莘莘學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一代接一代努力拼搏,力創佳績。
  此外,溜江還以優美的風景著稱,有利於發展當地旅遊業。此地東臨大海,沙灘平坦齊整,沙質細膩潔白,海岸線如畫般優美。傍晚時分,坐在海堤上,吹著海風,遠眺漁船,耳邊濤聲陣陣,有種恍然入夢的感覺。此外還有無尾塔、石佛仙洞、尊王公宮等晉江市三級保護文物以及溜澳大橋、節孝坊、留鄂公廟等遺址,可供喜歡人文風景的遊人觀賞;自然方面,“西姑聽潮”、“孤女深潭”、“印石臨風”、“金馬登名”、“靈鼇躡首”等勝景,也顯出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藝。陳祖江先生表示,當前他們工作的另一個重要的方向,即開發當地旅遊資源,打響當地知名度,盡可能讓全國甚至是海外的遊客們知道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與當地部門積極配合發展旅遊。不久前,有鄉賢邀請了全國的衝浪冠軍到溜江,並舉行一場三十多人的賽事。是一次開發家鄉旅遊資源的嘗試。同時,我們希望鄉親們可以發展民俗,來彌補當地酒店缺乏情況。”
  陳祖江先生以低調務實的作風,默默回饋著家鄉。他是一名傑出的鄉賢,也是眾多身在異鄉、卻心系故里的溜江遊子中的一員。正是無數的鄉親,用不同的方式,推動溜江的發展,這座臨海的村鎮因此變得越來越美,新生煥發。
認真辦刊物 傳遞家鄉情
  溜江的文教是當地的特色,這裡走出來的僑胞們,因此也受到了同樣的薰陶,注重實際,又不忘文化修為。陳祖江先生認為,同鄉會的工作,不僅是聯絡鄉情,服務家鄉,也應把家鄉的音訊傳遞出去,以減緩遊子們的思鄉之情。於是,1998年4月1日,他與旅港溜江同鄉會的同仁們創辦《溜江鄉訊》,將之打造成聯繫海內外鄉賢的一座橋樑。書中關於家鄉的簡訊、關於宗族的文化、關於地方的風俗、以及海外華僑帶來的趣聞秩事,讓刊物內容充實、趣味橫生。同時,《溜江鄉訊》也是福建省首家村級定期出版的刊物,可謂一次創舉。每每回首往事,陳祖江先生對創辦《溜江鄉訊》一事仍感回味無窮,仍為之自豪。
  當初,為了辦好這份刊物,從未學過排版、設計的陳祖江先生,一咬牙買了一台價格不菲的電腦,並利用業餘時間,一點一點學會了編撰、設計、排版等等。他認真細緻地審閱,用心反復斟酌字眼,精益求精地打造欄目,將工作視為創作藝術品的過程。因此。每一期《溜江鄉訊》都成為了精品,在海內外鄉親中產生了極大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被譽為“集體家書”、“僑鄉明珠”,並被被福建省圖書館收藏。
  種種讚譽和肯定,給陳祖江先生帶來極大的鼓勵,讓他忘卻一人從事刊物的辛苦,更努力去打造《溜江鄉訊》,更積極去傳遞鄉音鄉情。《溜江鄉訊》推出不久,陳祖江先生又製作了相關網站,以便刊物內容與網路同步。至今,即使沒有收到刊物,同鄉們也能從網上看到刊中內容,對家鄉訊息的渴求,因此得以傳播、擴散。
  家鄉,是遊子們牽掛的地方,也是他們走向世界的堅強後盾。身為眾多溜江僑胞中的一員,陳祖江先生為家鄉而自豪,在他闖蕩香港的歲月,以及今日聯絡海內外宗親的工作中,家鄉的情懷,一直鼓勵著他,支持著他,讓他身懷一份溜江人的自豪,走向世界,放手奮鬥,贏取未來。(LZ)
  陳祖江先生,誠興油行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旅港溜江同鄉會永遠名譽理事長、《溜江鄉訊》總編輯、溜江學校海內外董事會名譽董事長、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宣傳部委員、香港福建同鄉會發展部主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宣傳部副主任、孫中山文教福利基金會理事、香港陳氏宗親總會秘書長、香港福建體育會公關部副主任、香港廈門聯誼總會副秘書長、香港晉江同鄉會副宣傳主任、香港金井鎮同鄉聯誼會副會長,香港深滬鎮同鄉總會顧問、香港福建中學校友會宣傳出版部副部長。


 

東海之濱的飛錢望族

溜江飛錢上宗 陳德利

  在臺灣海峽西岸,圍頭半島東北偶的地標上座落著這麼一個村莊,她東臨大海,西鄰福全,南連洋下,北通石圳,是個半山半海,亦農亦漁,美麗富饒的僑鄉,她的名字就叫溜江。
  溜江,她原來的名字不叫溜江,稱『留澳』。根據晉江縣誌記載:「留鄂公廟,在府治東南留灣後浦」,《閩書抄》亦載:「留鄂公從效廟在郡東南留澳」,因為留鄂公的留鄂與留澳在閩南方言上是諧音字,這也許是『留澳』取名的由來。但為什麼後來又叫溜江呢?據溜江宮兜的本宗陳氏家譜記載,元成宗大德元年,莆陽有一陳姓男子名“愷”的羈居留澳,後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子孫繁衍,蔚為留澳之望族,並有「四子分三江」之說,加之莆陽陳姓原來也是南唐江州義門的後裔,現在陳氏宗祠內尚有楹聯:「承莆邑肇江州根深本固,出潁川恢溜海源遠流長」,聯中也隱含『溜江』,故以『溜江』稱之。至今,仍以『留澳』與『溜江』並稱,但溜江卻是當今的行政村名。
  從『留澳』到『溜江』的易名稽考,可見陳姓愷公以及愷公後裔之影響力!溜江是一個以陳姓為主體的,兼之有留、王、許、吳、等二十多個姓氏的一個多族姓的村落。飛錢陳氏宗族在溜江是個大族姓,雖然人多勢眾,但從來不以勢淩人,欺負或壓制小族姓,而是友善豁達,以文化倡精神,以包容求和諧,以公益施仁德。溜江村所有的文化公益事業,大都是本宗宗賢主導創建與參與興建的。主要項目有:二十世紀初創建鄉中義學,繼而創建溜江小學,負責全部經費;新中國成立後,於1953年,建成了當時晉江縣第一座華僑獨資新校舍,名冠全縣,之後又連續不斷地資助學校經費;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又先後捐資建造兩艘大型捕魚機帆船和創辦一所抽紗廠;改革開放以來,又興建溜江文化中心,幼稚園,重建溜江學校新校舍,建設自來水廠,發電廠與架設照明設施,村口彩牌大門,村委會辦公大樓,老人協會會所,以及義山園等公益事業。
  最值得推崇的是:1999年建成的溜江村的防波海堤,擋風阻浪,造福村民,是由本宗旅菲宗賢陳康利先生獨資興建的;2015年重建的懷鄉樓,懷念故土,留住鄉愁,是由本宗旅菲宗賢陳德雄先生獨資興建的;
  最值得自豪的是:福建省乃至全國首家村級出版物【溜江鄉訊】,創將近二十年,期期準時出版,內容翔實,主編是本宗宗賢陳祖江先生;溜江體育聯誼會所屬的溜江藍球隊,是一支起初是默默無聞的,成長為曾經獲得一次市級賽冠軍,鎮級賽「四連冠」以及多次邀請賽冠軍的,聲名顯赫的輝煌戰績,為鄉親們所津津樂道,且聞名遐邇!這是由本宗宗賢,本屆福建飛錢宗親總會常務副會長陳馬願先生發起組建,並維持日常運營的。
  最值得敬仰的是:本宗旅菲宗賢,是晉江乃至福建,甚至是全國著名的華僑領袖陳祖昌先生,他是一個愛國愛鄉,無私奉獻的楷模!他捐資興建的主要項目有:晉江祖昌體育館,晉江祖昌音樂廳,泉州師院大禮堂,南僑中學教學配套建築群,金井醫院明玉紀念樓綜合樓,金井毓英中學宿舍樓,溜江陳明玉幼兒園,金溜水泥公路鋪設,自來水工程,發電廠及照明設備的架設等。他帶動與參與興建的項目也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公益項目可以利益公眾,屬於物質,精神卻可以引領公眾,激勵人群。陳祖昌宗賢樂於物質的奉獻,也重視精神的建樹!由於他的德高望重遂成了他的眾望所歸,在菲律賓,在祖國大陸,在家鄉,豐碑林立,頭銜頗多。主要有:菲律賓宋慶齡基金會創會會長、中華全國僑聯海外顧問、菲律賓和平統一促進會指導員、菲律賓媯汭五姓聯宗永遠名譽會長、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指導員、晉江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菲南僑中學教學基金會榮譽理事長、金井聯鄉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菲律賓溜江同鄉會永遠名譽理事長、旅港溜江同鄉會永遠榮譽理事長及溜江學校海內外董事會永遠榮譽董事長等殊榮,並受到祖國大陸各級政府的表彰與嘉獎,享譽海內外。
  然而,一個宗族的興盛,並不單靠一個人,或幾個人,而是一個強大的陣容。本宗宗賢陳天才,陳貽萍,陳德評,陳世文,陳志雄,陳貽景,陳祖典,陳潁旭,陳馬量……以及所有前輩後代的宗親們都先後為溜江村,為宗族作出了貢獻,贏得了口碑。任何善舉的背後總是有精神的鞭策與激勵,正因為我們的宗族有著曆山始祖的德孝基因,有著江州義門的儒家傳統,有著仙游飛錢的施捨仁風,有著安海後庫的篤親厚誼,也才有溜江飛錢的興盛望族。回望往昔,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氣勢磅! 溜江飛錢陳氏宗族一定能繼承中華民族百家姓與歷代先祖優秀的傳統文化,以特有的海洋文化一一開放包容的精神,在溜江這片熱土上生息繁衍,枝榮葉茂,千秋萬代,薪火相傳,興旺發達!
  最後借用本宗宗賢,福建飛錢宗親聯誼總會本屆副會長陳貽新先生為溜江飛錢上宗祠堂重修落成所編撰的楹聯作為結語:
  重華盛世 統祖傳芳 汸流萬汊同源 溯豫中光州潁水
  汝器仁風 愷公承德 槮樹千椏共本 延閩南留澳飛錢


漫談美麗的鄉村

華 群

  溜澳風光淑海濱,江山勝跡四時新;同心協力扶桑梓,鄉路情牽萬戶親。
  此首以溜江同鄉冠頭的美麗詩篇,是旅菲鄉親、旅港溜江同鄉會永遠榮譽理事長陳鵬程先生祝賀旅港溜江同鄉會添置新會所暨第三屆理監事就職典禮的親筆賀詞。陳君與永榮譽理事長陳祖昌先生,慷慨共同捐資為旅港溜江同鄉會購置永久性的活動會所,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予廣大的溜江鄉親極大鼓舞。已有廿七年的光景,此幅詩畫依然掛在會所裡。熱愛家鄉,關愛鄉親,耀然生輝。予人難以忘懷。
  其詩充滿對家鄉的美麗自然環境、鄉村發展的寄情緬懷。
  當我們回想幾年前,內地在評選區域性的美麗鄉村,我村獲得最宜居住的美麗鄉村。2016年更獲評選全晉江秘四名、金井鎮居榜首的美麗鄉村。熱愛故鄉、關心故鄉、建設故鄉、繁榮故鄉,是廣大鄉親的願望,美麗宜居的家鄉是經數百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創造。認識自己家鄉人文精神的變化。與時俱進的提升美麗觀感,追求無止境,有賴共同創造。
  旅港溜江同鄉會主辦的《溜江鄉訊》,多年來積極刊載鄉親們撰寫許多有意義的、鄉土氣息濃厚的文章,有現代社會的,亦有千百年往昔的,是地理風貌的變遷,抑或歷史朝代更迭的行政區的變化、社會沿革。讓積淀塵封的具濃厚的歷史文化散發馨香。鄉親們聚首聊天亦會扯談故鄉的獨特地理景觀,及深遠的歷史文化,而不時在腦海中浮現掠過。
  溜澳之美在海濱,漪旎的海國風光,鐘靈毓秀予人吸引。溜江的開山鼻祖,早於宋代“登宗嘉定元年(1208)戊辰科進士、留姓三十四世的留汝猷,仕名州海寧知縣,歸第,性山川,遊至鰲頭山(峿山),閱之掀髯抵掌,謂千里來龍,到此結穴,異日五侯襲爵,承芳接武,遂慨然去泉城七十里而徙遷焉,建東樓、西樓,又設寮在澳防於漁民出沒之處。”
  鰲山之東是溜澳大地,山妃(起伏的丘陵地。在上世紀未開拓溜江公路的七十年代之前,溜江通往西邊的只有一條經麻油崎的羊腸小徑,由鰲頭山東北麓下山,至山腳的埕邊村達至金井……。如果由西往東行,鰲頭山的西坡,陡峭險峻,上坡較為艱辛。每當上至高處小歇舒氣,心曠神怡,四面風光盡收眼底。何況是白色建築尖頂的禮拜堂,鶴立雞群的金井。遙遠的姑嫂塔、南安地界的雙乳山,一衣帶水的金門島,一望無際滔滔台灣海峽。欲窮千里眼,攬勝此山頭。
  我們拉開視野認識留姓聚居地,其選址在溜澳大地既近海又較高稍平坦的高地段,背靠眉山(紅頂岩),三占山,正東面是碧波粼粼的台灣海峽,眼下的遼闊海岸線獨特,有三座氣勢磅礡的嶙峋海岬,正中是青龍頭延伸入海的加羅嶼,左翼是伸入海中的圳上,右面是一串伸入海中的內、中、外嶼。狀是“山”字型,映帶烘托兩秀麗的海灣,一帶皓潔莽莽沙汕翻騰起舞,連綿數里的美麗海岸線,溜澳村境海濱,春夏秋冬晝夜景色怡人。
  闊溪分隔兩山開,無際碧波向村來。闊溪一帶古遠時是海澳,由於海岸線抬升,及泥沙淤積,久而久之逐漸變成低窪的溪流。兩岸高聳,東北面是紅岩山延伸至杏處崎的西山。西南面是內厝山延伸至風望頂。現在民居密集,依山勢而建,新穎樓房日新月異,一踏進懷鄉門便是立體村貌景觀,目不給,別樹一格。
  闊溪出海口須穿過沙岸,是自然規律,但很早之前是沙岸內拐彎向東北方向繞村流至窟仔兜入海的,何年代開鑿的,沒有記載。據老一輩口中述及而知,是與頂邊那方池塘開鑿一樣,從風水意念角度設局的。可是急劇轉彎,溪流每逢水洪汛季,難以排泄,低窪水浸,亦嚴重妨礙討海捕魚勞作。約於上世紀廿年代,再次人工改道,在轉彎位穿越沙岸直接入海。沙汕是保護村口的防線,可是自然界存在侵襲威脅,長年的浪淘沙兼颱風的破壞力,在沒有北上來沙的填補,沙汕被大海蚕噬已剩無幾,各角落地段民眾紛紛籌資修築堤岸,但缺乏統一性,難成大業。後來喜獲旅菲鄉親陳康利先生慷慨解囊捐輸巨資興建具規模的防波長堤。幾年後,陳永培先生注資鋪設路燈、並接駁延長向南堤岸及溪口跨海橋,海濱換新顏,與原始沙灘各有千秋。沙灘與長堤,各有所長,各有所好,但改造是當務之急,魚與熊掌難能兼得。
  海與溜江人息息相關,是溜江人生活源泉,不僅是討海捕撈,更是對外出入的主要通道。早年可以直接揚帆遠至台灣或南洋,近的即是周邊鎮港口,大量的貨物運輸亦由忘輸入,最大宗的莫如上世紀五十年初興建溜江學校的木材、磚瓦,不論是從北上的泉州,抑或南面的漳州石碼,數十船載,源源不斷地海運而至。發動全村勞力,漁船駁運卸貨,搬運,整個海濱頓時呈現一片繁榮熱鬧景象,這段日子是溜江人引以為傲的自豪光輝歲月。
  海墘又是溜江人門戶,不論是從海上乘船而來,或是在潮水退後平實的海埕上信步,人們都會被大海和誘人的鄉村吸引,人與大自然共存、和諧、舒適的優越環境,孕育著勤奮,創造財富的溜江人,不約而同的讚嘆!一個時代,一個時代,聳峙的房屋不斷更新營造,座落在依地勢而築的陡坡上,嚴然是一堵龐大的天然玉屏風豎立眼前,自然融洽,迎來金光燦爛冉冉升起的太陽,浪花捲舞,潮韻悠揚,烙印在腦海中,深刻難忘,美麗的溜江新地標。
  那麼現今的溜江,原先溜澳,溜澳大地是怎樣的概念呢?溜澳與留姓緣源息息相關,歷來的稱謂大溜(留)、溜(留)灣、溜(留)澳,均是這片地域名稱亦是這個鄉村的美名。甚至人們口頭上呼叫的“所內溜澳”或“溜澳所內”,都與之不無關係。據明朝成化年間的“八閩通誌”卷之十三《地池》中指出:“福全千戶所城在晉江縣東南十五都大溜村。”可見福全村其時並非獨立實體,不容置疑的是溜澳範疇的一部份。明朝洪武年間周德興奉旨沿海要衝興建防衛城寨選址於此,圈地規範把溜澳村境切割,留姓聚居地被圈在城中,而留姓宗廟卻留在城牆外邊。據傳說,留姓有深刻記載:“周德興視吾祖宅舍雄麗,龍穴正宗,所遇州縣無比大局,要索吾祖黃金百兩,息女二妙。吾祖奉其金,而息女無有應,興怒,托建城大旨,令軍士鑿掘龍脈衝頭破腦,由是子孫寑微,箕裘不振,住居宅地盡改日觀……。”由此可見留姓經過宋末及元代一百多年的精心圖治拓展,富盛一時的望族。這種趁機敲詐勒索貪腐,不僅是過去或現在的階級社會,無所不在,百姓難逃厄運。
  福全城周長650丈,約不到0.3平方公里,用現在術語是迷你型的開發區,管轄守衛範圍很廣,是當時據守一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貿繁榮。
  詳閱“福全古城”畫冊,不難發覺,除留、林兩姓是原住地居民。再別沒有此地原始住民了。城中的姓氏居民都是建城後入住的,即使城外十三鄉搬入,也應早於明朝居於此的住民,可是並未能顯示。城外十三姓氏之說,可能是建造城垣時分佈在周邊的伕役臨時工房生活區。可見民間流傳的溜澳所內的稱呼,所屬地緣無訛。
留姓自南宋遷徙於此發展。續後元、明、清的陳、許、王、吳……族姓亦相繼踏足於此,選址在紅岩山、三台山向東南的緩斜坡地,於留姓居地之下直至海濱。居於城內的留姓初期尚有同姓遷入,但屈於城內一隅,後期陸續向外遷徙,諸如龍湖的侖上、永和的旦厝、陳棣的海尾、同安湖內、台灣等地繁衍了。僅有小部份族人勇敢堅守基業。當至民國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國民政府唯恐被日軍佔為據點,消極策略拆城牆,夷為平地。大約550年後排脫城牆封鎖,幸而重新恢復宋時的地理面貌,但已是時移世易,與城外後起發展的姓氏望族,遜色甚多。各姓氏大力擴充生活空間,迅速地向城內發展爭地。解放後初期最有標誌性的是溜江小學平整城垣建築新校舍;繼而六十年初又在校舍東側的城牆墾地建造洋房別墅,分別是『海濱春曉』、『鴒原別業』、『望海山莊』。被視為溜江的新地標,蜚聲遐邇。
  溜澳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到共和國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的發展,留下的歷史遺跡,如留從效廟、石佛洞、無尾塔、福全古城遺址……。供人們憑弔。古城變遷應是比較深刻的,歷史是客觀現實的,國民政府抗倭拆城,是否倭寇望風喪膽呢?因沒有在此兵鋒相對的記載傳聞。反而是十五年後,內戰結束又末止,退守台灣的國軍伺機反攻,砲艇軍艦逼岸多次對村莊砲轟,登陸。但遭到解放軍佈防在城垟邊的砲兵強火力的還擊灰煙遁逃了。此陣地即是現在建文化樓的地方,之前尚有抗戰時挖掘的壕溝。世事多麼吊充詭,相映成趣,非常諷刺。
  在鄉訊上不時閱到關心家鄉的各方訊息。也有注意生態環保的,頗有趣的是有的垃圾桶竟然顯聖滾出村外,無用武之地。而闊溪曾經是由地方財政撥款支援農田水利建設的,修砌加圍兩岸,疏通河道,為鄉民造福。如今竟成污水溝,臭氣熏天。由於社會生活方式轉型,奔向小康,陳舊方式廢水,新的生活方式不斷湧現,處理排污的措施落後未能與時俱進。在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年代,生態環境保育工作至關重要,防範未然。故鄉是農村,以前家家戶戶有田地耕作,土糞是寶。改革開放後農業式微,甚至有田沒人耕種,這條循環鍊斷了,自然泛瀾成災。更重要是提高道德意識,須持科學態度治理,配合行政措施,達致持之有恆的效果。而在建設發展上有系統規劃開發,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共同打造更美麗的鄉村。


無色而達

塵 衫

  從成都出發向著西藏一路狂奔,兩天到達川藏行的第一站 ─ 色達。密密麻麻,層層疊疊,鱗次櫛比,一目藏紅。這是我從攝影朋友們的作品中對色達佛學院的第一印象。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大家都簡稱為五明佛學院,但這種叫法其實是一種錯誤,因為很多大寺廟裡都有五明佛學院。我也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這種誤稱。來到色達,其實我是欣喜的,終於可以臨摹一下大師們氣勢磅的大片了。可到達海拔4000米上,才發現連氣息都無法正常,那還怎麼拍照呀?背著三十幾斤的器材尋著天梯般的臺階,一步一喘的向上攀登,憑著點點執著,終於登上觀景台,極目瞭望。在群山環繞之中,溝裡的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延綿無數,一眼望不到頭。據說,這些紅色小木屋,是三萬多名僧侶的住所,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是由晉美彭措法王1980年創辦,在短短數年間從藏區一個山谷深處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男僧稱紮巴,女僧稱覺姆。
  從色達佛學院下來,我已高原反應嚴重,頭昏腦脹,五腑混亂,心裡就想著有張床可躺著便是最最舒坦的事,可隊伍還要去看天葬。天葬是藏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用屍體拿來餵食兀鷲是一種最尊貴的佈施。也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在死後進行天葬,有一些犯罪或達不到天葬標準的人,死後只能是土葬或水葬。我在老徐的攝影作品中看過天葬的畫面,他也給我詳細的描述了全過程。那時他們去拍攝時還是遮遮掩掩的,生怕觸犯到藏民的宗教信仰。不像現在這麼公開,甚至有把此風俗作為一種旅遊資源的趨勢。要我看著天葬師在天葬台把屍體用利器分割成碎塊,讓成群以待的兀鷲從山坡上蜂擁而下,瞬間把那屍肉吞食而淨。我想我是無法直視的,況且高反嚴重,更無心無力去觀看這麼一場“曠世盛典”,我選擇躺在車上等待同伴們的歸來。
  不同的信仰加上不同的習俗,讓人有著千差萬別的行為。在藏民的信仰裡,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天葬無非是拿“皮囊”來餵食兀鷲,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捨身佈施。而對於我們漢族及其他的民族看來,簡直就是死後都沒留個全屍,而且還被碎屍萬段。這樣的崇拜和習俗差異佛陀用了萬年都難以歸一。



父親的手

王勇偉

 

  前些天是父親節,後天是父親誕辰86周年;不管是節日,還是普通的曰子,除了懷念還是懷念。
  我的父親姓名王文卿,有著一雙大隻手,滿滿長著又堅又硬的老繭。世人說 : 名符其實,貌如其人 ; 父親卻是一個那樣平凡的勞動者,低微得讓人難以對上號。
  小時候兄弟姐妹一大溜串,父母親還真看顧不過來,大都成了淘氣蛋; 一但犯混與人打架,被父親知道就死定了,想玩老鼠躲貓的遊戲也是白忙活。父親會新舊賬總結算,那就更慘了。父親的信條是: 嚴師出高徒,棒下出孝子;他會打得你呼天天不應,入地地無門。父親力氣很大,風高浪急能爬桅竿,漁網纏船軸敢潛浪濤下。那雙搖櫓的粗手打在屁股上,除了皮開肉綻外,不會有第二個結果。運氣好的話,受體罰時,碰巧三叔公在家裡,老人家拚命火中取粟,破窗砸門救小命。諸位兄弟中,我算是比較瘦弱的,祖母擔心我養不大,讓契了觀音媽。不知父親是可憐我枝幼葉細,還是看在菩薩的面子上,算是比較少打的拉;真是謝天謝地,缺陷有時也是種福份。
  以前經常有地震的謠傳。父親每次都會背著九十多歲的高祖母往房屋外跑,總顧不上我們這些拖油瓶;那時候國情也很緊張,每個村莊都在挖洞備戰 ; 父親擔心祖母高祖母年高,受不了集體的防空洞透氣差;自個兒在三座的靠牆上,沒日沒夜地挖了個防空洞 。
  記得還在念小學的時候,跟父親到荒山看守地瓜幹,父親半夜就回去討海;丟我一個人避風在墓埕圍裡。黎明前尿急醒來,隱約聽到唬唬的聲音,嚇得半死;躬著身子往遠處瞄眼,昏暗月下仿佛有個黑影,正迎面晃來 。我的手緊抱著挑網棒,渾身顫抖得不聽便喚;還好來的是老熟人,販魚醉歸的標兄;要不會要了小命。
  溜江村碎石赤岥,人多地少。父親披星戴月戰海鬥山,收成還是填不飽一家人的肚子。每年都要拜託山鄉的親戚,購買數十擔地瓜幹和著麥糊煮食。不過父親每月還有國家定供的漁民米,但大多是留給家裡的老人,也贈送給洞叔和釵嬸一些。儘管生活艱辛,父親卻樂於助人,有時還會招呼一大群乞丐回來,給這給那的。記得有位福鼎老人,在家裡一呆就是大半年。
  83年春,同學的朋友瘓了腰子病 ; 這時節正值漁獲旺季,父親為了採藥讓我頂班;這天船行開山外海,更寒浪急,我差點捉了兔子。 船剛駛至魚場就借浪打斜,準備推下小舢板放網圍魚; 突然一個洶湧從船側背頂了過來,輪機船的傾斜超過了限度,小舢板帶上我和矮叔一齊拋在海裡;胡亂中我一隻手抓到了船欄,另一手把著矮叔的褲腰帶,總算兩人都拾到了半條命,討海人還真是在與老天搶飯碗;經歷此事後,多少頓悟到父親尊重眾生的態度。
  父親雖然是一個急性的粗人,但從來不打馬虎眼,做事像是繡花慢工細活,讓人想像不到。在那個年代,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海事農活,父親幫人採藥,老是要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不管是曝日還是淋雨,八閩群山就在父親腳下。不但義務了,而且會資助一些困難的病家。父親不求名也不求利,勞動能健康,誠摯常快樂,這是他自認的最大財富。父親一生妒惡如仇,悲天憐人,這二方面在他身上都體現出至極 。
  父親的胸懷是坦蕩澎湃的大海,他的慈愛象湧動的浪花灑向天際。
  父親那雙粗糙的手,經常幫助人,有時也會用在我們的屁股上;受教了生命裡就會烙印著去惡揚善,彰顯出憐憫和恩典。
  父親已經離開我們好多年拉,想跟父親說聲愛,口齒不敢開;只有默默地把每一個歲月疊加,墊高在心頭景仰父親謙卑的靈魂。
  世代有交替,父親的名字或許將漸被人們淡忘;但他那雙善舉的手,長溫情義;他高在雲端,也撫在我們心間。
【王勇偉 2016.5.23manila】


秋風、秋雨

陳 貽 景

  秋風秋雨秋來到,花開花落花結果。秋風清爽送涼意,心情舒暢心歡喜。
  秋季的到來,酷暑慢慢消退,迎來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雨其實是一種心情,微雨霏霏,是清新自然的感動,那涼意,是一種溫暖,也是一種思念。大雨傾盆是灑脫,是急驟,是震撼。那肆意,是一種刻骨,也是一種喊。冷雨,是沉默,是昇華,是淒美。雨如詩洋洋灑灑讓人回味,雨如歌起起伏伏令人動心,雨為心而落,而飄,而淡然,雨靜靜飄灑,潮了眼,濕了心。清清的雨,不是涼爽,而是澄淨。諸多情懷,諸多苦楚,落莫如風,緩緩流動,淺淺的笑,不是心情而是心境。諸多無奈,諸多憂傷,沉寂如雨默默滴落,淡淡的心,不是沉醉,而是滄桑。諸多喧囂,諸多紛擾,化為這風,這雨,這世界。繁花攜雨匝滿地,留在心上的是,那季節,那腳步,那心。雨是一種優雅,它是一種穿透歲月的美麗,面對人生的煩憂,不亂於心,如雨淡然微笑。從容,是一種最美的姿勢,面對時光荏苒,不困於情,如雨櫛風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種最美的情懷,面對人生起伏,不感於世。如雨,用心經歷,坦蕩如滌,是一種最美的優雅,人生情致,來自這種優雅。若可以,把我留在雨裡,留在青春裡,留在最好的光裡,雨停了,只是些許潮濕,閉眼聆聽一抹流風,那輕聲的吟唱是遙遠的馨語,只是些許迷離深深思索一心事,那無語的沉默是碎心的情懷,只是些許傷感。潮濕的是雨,也是心,迷離的是心,也是風,傷感的是漸去的歲月,永恆的是生命,是整個世界!雨,是一種心語,是一種傾訴,更是一種情懷。用心聽,如風輕撫心坎,有心事,有清爽的眼淚,用心聽,如花靜默綻放,有花語,有過往,有思念,用心聽,如詩輕撚時光,有沉默,有淡然,有傷痛,雨只為有心的人飄灑,只為用心的人釋然,只為唯心的人傷懷。雨是自然精彩,是歲月的滌蕩,是生命美麗永恆。

  菲律賓盛產椰子。椰子油的功效,旅居菲島的鄉親更加清楚。 


榆 莢

  十來里路星雲月,六十年間風雨霜。

     
60年前……用走的
  炮火連天的曰子裡,在那個酷夏,依稀的記憶起老農伯把我裝進竹大籃中,抄小路翻過塔山頂腳踩著粗沙路一顛一跛走完這段崎嶇路。

 
50年前……用推的
  動亂的日子裡,這邊缺柴缺草,那邊林海已成蔭,俺三個輟學的年輕人推著扳車去拉木麻黃作為燃料。
 
40年前……用踏的
  有了鳳凰自行車,每當拉上老婆孩子趕路時,總覺得妥妥的。

 
30年前……用油的
  有了名劍“黑督仔”,風馳電掣十來分鐘的到達。路,恍惚縮短了許多,一直就保持這種燒油代步的方式。
 
如今啊……又用走的
  讓人肩挑的,自己推車的,載人腳踏車的,燒油的摩托、汽車都經歷了,又回到了原點,來了個“返樸歸真”,又用走的,兩小時內回到六十年前。
  腳下的路訴說著一段時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