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事自由講場

(本欄純屬個人意見 並不代表本刊立場)


 

 

宗祠非宮廟


  宗祠是中華民族文化姓氏的重要部份,各鄉各村均有各姓名的祠堂。其建築氣勢非常壯觀;畫棟雕樑,碧瓦雕檐,從而體現出該族群的興旺昌盛,可是絕大都數的祠堂大門都是長年緊閃著。

  但近年卻有人提出如此宏大的祠堂應該天天暢開,讓人到祠堂內娛樂或作其他活動。也有人提倡初一、十五日應大開大門,好讓人去上香祈求。也有祠堂每月顧用清潔工人打開大門以求提水及清潔工作。

  祠堂,在幾千年的歷史傳統中,祠堂是安放已故列祖列宗靈位及宗族譜冊的地方,是極莊嚴、寧靜的地方,以慰列祖列宗安息,宗族的安康。按古代至今的傳統,祠堂的龕門及大門均需緊閃,不得隨意開啟。但祠堂均設有側門及邊門,平時只得從邊門或側門進出活動,至於開啟祠堂大門,傳統中只有在:《一》每年的春、冬祭祖時的二天內;《二》宗族內有重大事件需宗親決定;《三》借用排壇,因排壇時太上老君及各路天尊均列位,但事後應回紅禮。《四》啟公﹝新婚媳婦或新丁欲拜祖﹞,拜後也需大紅禮;《五》祠堂重大的維修工程。

  祠堂是宗族各房份公媽廳的綜合,並非宮廟,倘若如要祈求庇佑什麼,應該到宮、寺廟中,若是有孝要拜祭,在各自公媽廳中即可。

  當然是否尊重和發揚祖宗的歷史傳統,應該是孝子賢孫們去認為,去執行及宗族管理。

【鄉里人】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