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深切緬懷─ 陳國平先生

  陳國平先生於2018年12月14日逝世,享年87歲。我們沉痛悼念陳國平先生,緬懷他熱愛祖國,立志學農,愛崗敬業,潛心研究。他將畢生精力傾注到玉米科研與生產實踐中,並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玉米科研和生產作出了傑出貢獻!

  陳國平,中共黨員,博士、研究員,我國著名的玉米栽培學家,長期從事玉米栽培理論與技術研究。曾任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所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玉米栽培學組組長、北京市政府玉米顧問團團長、北京市政府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副主任、《作物學報》和《玉米科學》編委、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山研究中心顧問等職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撰寫專業著作10部,發表論文百餘篇。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歸僑僑眷知識份子、農業部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932年11月,陳國平先生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1951年以第一志願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後調整為南京農學院﹞;1955年大學畢業後被組織推薦留蘇,到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1956年赴蘇聯莫斯科進入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研究生部學習;1960年7月以優異成績提早兩個月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版分配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所工作,主持玉米栽培研究課題。1971年隨所下放北京市,1978年自願留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所工作至1996年退休。1997至2012年,被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聘任為顧問。

  立志學農,大學首選農科。陳國平先生在高中階段成績名列全班第一,在考慮填寫高考志願時,填寫的惟一志願是農業。最終以第一志願考取金陵大學農學院。在4年大學學習期間得到了良好的農業教育。

  出國深造,提高獨立科研能力。大學畢業後,被組織推薦留蘇,進入前蘇聯最高農業學府─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深造,師從H.H斯傑潘諾夫教授。1960年7月,提前二個月以全優成績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前蘇聯高教部頒發的農業科學院博士學位。

  深入一線,長期下鄉蹲點。1964至1978年,14年長期下鄉蹲點,生活在農村,搞示範樣板田。講課時不但針對性強,而且大量引用農諺和農民習慣用語,深受農民喜愛,並與當地領導、科技人員和農民群眾建立了密切聯繫。

潛心研究,成果豐碩。1978至1996年,陳國平先生先後擔任北京市政府玉米顧問團常務副團長、團長。生產季節組織下鄉考察,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愛到市政府嘉獎。擔任農業部顧問,與李伯航教授主持緊湊型玉米栽培技術聯合攻關,1991至1994年累計推廣緊湊型玉米7500萬畝,被評為農業部先進工作者,所在單位被評為先進集體。

  傳播玉米科學知識。陳國平先生在玉米科學普及上投入了大量心血,是一名不執教鞭的教員。以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生動的講課技巧,成為各區縣培訓班主要玉米講課人,幾乎為京郊各區縣培訓班都講過課。並應農業部及多省市邀請講學。還6次參加國際學術討論會,為外國學員講課。

  為全國玉米栽培學術交流而努力。陳國平先生積極組織全國玉米栽培科技工作者開展學術交流,聯合攻關。為全國玉米栽培學組的建立、玉米栽培學科的發展,玉米科研與生產水平的提高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清代閩南成年男子民間稱謂淺識
【陳穎舸】

  從清代至民國初期閩南地區的一些文契、碑刻、譜牒中經常看到成年男子名字後綴的一些稱謂,如官(觀)、郎、老、哥、舍、淑、良等,還有由於資料零散尚待考證的使、世。這些稱謂大多用於平民百姓,而官宦和科舉功名者一般不用,它可以是尊稱也可以是自稱,或用於取字,從現代人的眼光看這些現象有的是比較有趣且難以理解的。其部分稱謂如官、老、舍始見於清初期,而上述諸多稱謂則鼎盛於清中、末期,消退於民國初年,這或與新文化運動有關。在今天的閩南一帶部分稱謂仍遺存於口語之中,如乞丐乞討時稱主人家為“阿官阿娘”之“官”,又如尊稱對方為“淑”、“老淑”等,而哥、老的稱謂則又被廣泛使用,不僅用於口語也用於書面語。

  有關這些稱謂的文獻記載,清道光《廈門志》卷15《風俗記》曰:“閩俗:呼人曰郎。呼公子、公孫曰舍,呼有體面者曰官。(訛官為觀,遂多以觀為名者)。朋友相稱曰老,廈俗亦然”,這是筆者見過的地方誌中最為詳盡的記載。清中後期著名學者梁章(1775—1849年,福建長樂人)晚年所著的《稱謂錄》,是我國近代以來規模最為宏大的稱謂專著,其選用詞目710多個,稱謂詞5800多條,引證包括四書五經、二十五史、諸子百家,旁及字典、詞典、各種類書不下千餘種,涉及社會各方面的稱謂關係。但卷32《尊稱》篇中提及的這些稱謂卻只有“老”、“郎”、“官”3條,可見這3個稱謂使用比較廣泛且多用於尊稱。哥則收列於《子稱父》和《弟稱兄》篇,而舍、淑、良等稱謂卻未見收列,可見其具有區域特徵且難以考證,以致這位福建籍的大學者沒有發現或未予採錄。《稱謂錄》中關於“老”的引證頗廣,梁氏按語曰“今世友朋每相狎,多呼其姓加以老字”,其意即是《廈門志》所說的“朋友相稱”,而未必是年高者稱“老”,如安海《金墩安平黃氏族譜》記載“黃聖老,字秋甫,生順治十一年甲午……卒康熙三十年辛未……”(1)《稱謂錄》中《郎》這一條引證亦廣,從三國時期少年之美稱的周郎(周瑜)、孫郎(孫策)到唐代已是中年人的五郎(李輔國)、十郎(程元振)之尊稱,其意亦近於《廈門志》泛泛的“呼人曰郎”,最後梁氏云“莫不以郎為尊稱,其名蓋起秦漢之郎官也……”其表述顯然更為具體、貼切。而《官》這一條引用與梁氏同一時期的江蘇人錢泳(1759—1844年)的《履園叢話》,“吾吳風俗尚樸,不認官宦貧富人家弟子,通稱某官。有功名乃相公,中過鄉榜亦稱相公”,梁氏並按語曰“吾閩平等人亦習稱官,入泮則通稱相公,以為榮。一至五貢則改相公為老爺,相稱若素,歷久以來不為怪也。”可見,官(觀)的稱謂由來歷史悠久,範圍極廣,在清代閩南地區諸多稱謂中使用頻率也最高,具有傳承性、廣泛性和穩定性。但在今日閩南一帶卻已無人使用,倒是福州人最喜此字,沿習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可見稱謂也具有地域性和自身的生命週期。

  關於官(觀)的稱謂,可能起源於宋代,那時隨著南北文化的交流,對平民百姓男性中開始出現“官人”這一稱謂,並經元明兩代演化為“某官(觀)”的稱謂。清後期的浙江錢塘人施鴻保《閩雜記》還有一篇官(觀)的專述,卷6《觀》條云:“興、泉、漳、永等處凡紳富皆稱為觀,蓋官字之訛也。高士奇《天錄識餘》:洪武定制,每縣分戶為伍等,曰‘哥時郎官秀。’哥最下,秀最上,每等中又各分三等,巨富者稱萬戶三秀,如沈萬三秀乃秀中之最上者。官則下於秀而在哥、時、郎之上,不知何時沿訛為觀。朱彥珊美鏐明府言,俗語‘郎不郎,秀不秀’,亦本此也。”朱彥珊,何許人也,不得而知。明後期浙江錢塘人田藝蘅的《留青日劄摘抄》之《沈萬三秀》條曰:“秀者,元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可以印證。可見作為稱謂的哥、郎、官,元明時期為民戶的等第,亦用於名字後綴的習俗。此處用於“郎”的稱謂與梁氏《稱謂錄》中“郎”的意思顯然大相徑庭,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用於閩南一帶平民男子的尊稱愈見明顯,而使用頻率卻有減少的趨勢


  相對元明時期而言,哥的稱謂至少於清中後期在閩南一帶已經不再是最下等民的稱謂了,而是種尊稱,廣泛用於非親屬關係中,甚至用於稱呼年齡小於自己者。如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的曾祖父許玉寰(原名許尚志,閩南角尾人)因善於經營而成巨富,當地華人尊稱他為許寰哥。此後,哥用於尊稱被廣泛使用一直延續至今,現代多見於口頭語,而書面語則用相同意思的“兄”。其使用範圍之廣,使用時間之長,應為諸稱謂之冠。同樣“老”字在共和國成立之後亦被廣泛使用,作為冠首字與姓氏連用(老某)時用於一般場合之尊稱,而作為尾綴者(某老)則用於稱呼年高位重者,其份量顯然比清代時期的“朋友相稱”要高得很多。由此可見稱謂也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和變異性。

  舍的稱謂,除了上述《廈門志》提及外,上世紀本邑李于右先生所著的《泉南雜錄》之《蔡六舍的故事》一文對“舍”也有過表述,“有功名官職的子弟,例稱少爺,少爺二字合音為‘舍’”,這與《廈門志》所述相近。此稱謂的使用至少可上溯至元代,如元無名氏所著的雜劇《施仁義劉弘嫁婢》第四折:“老員外喜也,大舍得了嬰童解元也。”但此字之稱謂功能在共和國成立後基本上消失,由於以漳、泉移民為主體的臺灣一直沿習使用,故現代閩南地區也因兩岸的親緣、地緣關係而相互影響並沿用,但不用於直面之稱呼,而是旁稱某富貴門第之少爺為“大舍”、“二舍”……或泛稱“阿舍”、“阿舍哥”,“阿舍”、“阿舍哥”亦多帶有“遊手好閒”之寓意。

  關於淑、良的稱謂,局限于筆者的見識,未見有關文獻資料對其用於稱謂進行介紹,但其在使用上亦不少,見諸于閩南地區的一些文契、碑刻中。如晉江安平橋中亭乾隆廿八年所立的《剔奸保民》碑中(2),立碑者有居民25位,其名字後綴“淑”字6位,分別為陳佳淑、林滕淑、柯思淑、蔡佐淑、王慶淑、陳悌淑,而且排名前4位皆名“淑”者,其餘名字後綴“觀”字17位、“世”字2位(楊英世、施奪世),此方碑記所列立碑者可謂是使用民間稱謂署名的典範。又如晉江池店鎮冷水井村“冷水古地”宮前嘉慶廿一年所立的《重修冷水井大路並橋碑記》(3)中所列的董事人,分別為陳士白講良、莊笑良、陳尊良、曾金良、林環良,名字後綴皆為“良”字。筆者竊以為淑、良是清中後期產生的民間稱謂,“淑”字之用,應與“叔”字相關。如果此說成立,乃因“淑”字含有“叔”字,且有賢良之含義,“淑”字之尊稱可與稱呼血緣長輩相區別。值得一提的是“淑”字用於尊稱可能只局限於泉州地區並沿襲至今,而之前用於稱呼血緣長輩的伯、叔也成為非血緣關係的尊稱並沿用到現在,但不同的是其使用範圍遍及全國,故本文不再展開。“良”字之用於稱謂,曾見於唐詩中李白的《子夜吳歌》:“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白居易的《道州民》:“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人身”,可見良人分明指平民百姓中的丈夫、男子。《稱謂錄》卷2《妻稱夫》篇之“良”條曰:“《禮儀·士昏禮》:‘禦衽於奧,媵衽良席在東。’鄭《注》:‘衽,臥席也。婦人稱夫曰良。’”故古代人稱妓女脫離青樓嫁夫成家為“從良”,或是“良”字後來演化用於平民的稱謂,寓意賢者、善良者。

  筆者發現至清中、末期這些對成年男子的民間稱謂似沒有嚴格的界定。如《東石源利族人徙台貨殖書契》(晉江文化叢書第五輯)提供的書契中,有一位名叫黃金宣的,係嘉慶、道光時期晉江東石人,在嘉慶廿二年(1817年)至道光四年(1822年)的多份書契中,其分別以中見人黃宣哥、立典契人金宣、立典字人黃宣老、中人黃金宣、中人黃宣老、作中人宣老、立盡字人宣哥、作中人金宣等署名。從書契中似無法看出稱“哥”呼“老”與角色的關係,或許這與年齡、地位有一定的關係,或許更多的是一種寬泛的習俗稱謂。那時也有同時使用兩種稱謂的現象,從同治八年晉江深滬鄉南春堡陳可瑗分家後的見證文書中署有公親家名曰“炮老官”的(4),可窺其一斑。

  清代閩南成年男子民間稱謂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現象,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地緣文化中產生的,是閩南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相對穩定的民間習俗。當社會處於變革、轉型的關鍵時刻,民眾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然表現為民俗文化的變化上,同樣反映在人稱謂的變化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並留下民眾生活的歷史。清代閩南成年男子民間稱謂內容可謂豐富多彩,使用非常廣泛,既有傳統的老、郎、官、舍的沿習,也有新生或變異了的哥、淑、良等,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著產生、演化和消亡的過程。筆者不揣淺陋,踽踽探尋,略有收穫即行之于文,未免令人貽笑大方。而旨在磚引玉,以待高人教正,並與諸同仁共勉以進一步深入研究!

注釋:
(1)轉引洪少祿《洪少祿文集》(香港風雅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4月第一版,136頁)
(2),(3).粘良圖、陳聰藝《晉江碑刻集》(九州出版社,2012年 7月第一版 )
(4).轉引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7月北京第一版,74頁)


記溜澳漁村的勇前

【王勝時 寫於2019.1.6清晨】

記得八十年代伊始,他在一塊巨石前拍照,肩膀杠著巨大無比的石塊,臂膀的肌肉凸起,咬緊牙根與那塊岩石較量。
他於2018年12月28日零時離世,與巨石較量,終以石在人逝落幕。
加謬的《西西弗神話》,在溜澳村重現,巨石前人的生命多麼渺小。
西西弗和勇前,都與巨石抗爭,雖敗而精神不死,勇前與西西弗之神,一樣永遠長存。
生前的勇前,雙手鑿岩,在岩石之上建起一棟居所。那天我進了客廳,他嘲諷自己:總算爭得一處居住。
其實他流汗多少用力多少,從無一句話去說。
他的臉被海風吹得十分粗糙,有棱有角。開船捕魚,在起伏的海面上顛波,不知度過多少日夜?
他跟他父親一樣,在艱辛勞作中養成堅忍也養成柔情。
世俗中女子是不可上船的,那年我帶女兒去了溜沃,勇前說一一上!我女兒高興極了,她不知沒有勇前,她永遠上不了漁船。
漁民的剛毅和坦誠,在勇前身上變成審美上的極致。
他結婚那天,洞房簇擁著許多美麗姑娘,那些全是他的粉絲。勇前的妻子告訴我:我們相欠債,才有今天。
幾位兄弟,就他個頭最大。他的大弟是我的學生,大弟遠去菲律賓謀生,我後來去漁村便找勇前,久之變成朋友,他的女兒考進我家鄉的中學,是同學中的優秀者。
他隨弟弟一樣叫我老師,父母去世後,我成了他們的長輩之一。
得知勇前先走一步,悲痛之餘也深感驕傲,一位大寫的人,留下的是肝膽、血性、精神。
勇前,精神不朽!
【王勝時 寫於2019.1.6清晨】

《哀哉二哥》
王勇偉2018.12.28mla

生離別,嗚呼二哥,余息收歇。堪再憶,開山鑿石,耕撈販獵。駭浪繫帆披朔風,傳統建築敢攀越。時家鄉故舊說勇前,悲聲切。

事巨細,爾速決。眷戀淚,仍明滅。倔傲脊樑,抵人心缺。溜江湧潮仰天嘯,岷雨飽蘸骨肉血。送兄一路入長安,歸天闕。

 


血緣陳姓遠祖的追溯

【陳貽景】

  三皇五帝都是遠祖時期氏族部落的首領,而他們所帶領的部落,是這個時期最大的勢盛部落。後來炎黃二族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三次衝突,黃帝族三戰皆捷,統一了炎黃之部落,代神農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稱為黃帝。

  而東夷氏族,起源于燕山(今北京附近)一帶。東夷族中的虞氏部落首領虞幕,舜是部落中人,虞幕是虞氏部落的始祖,也是陳姓第一始祖。後來東夷族相繼融入炎黃部落成為一族。

  至虞舜入贅於堯,娶堯二女為妻,繼承了堯的帝位。舜年老時,把帝位禪讓給禹,其子商均受封為虞候,商均的後人虞思襲虞侯之位。

  禹是夏后氏故稱夏禹,禹死後其子啟繼承王位,建立了夏朝,啟傳至太康時王權為有窮氏后羿所篡,太康之弟仲康在紊亂的政局中建立了小朝廷,仲康傳相,時身后羿親信寒浞殺后羿自立,並派人殺相,相之遺腹子少康逃奔于虞。虞候思公讓少康做苞正,還把二女配給他,並封他在山西平陽,贈田十裡,兵五百。在思公輔助下,少康終於推翻入主夏國的四十多年的有窮氏政權,復興夏統。

  舜的三十三世孫遏父投奔周國,擔任陶正之官,因其制陶技藝精諶,深得文王姬昌賞識,武王即把大女兒太姬嫁給他兒子媯滿為妻,武王之子姬發滅商建立周朝,追封先前帝王後裔,就將舜帝的裔孫媯滿封于宛丘,國號陳,讓媯滿奉守舜帝的宗祀,命他與國為姓,(陳姓)後稱(陳胡公)是第一位得姓,陳胡公是舜帝的三十四世裔孫。

  向上追溯,舜是陳姓的血緣始祖。舜出生于姚墟又稱姚舜。舜之子商均,商均的裔孫虞思襲侯位,幫助少康推翻入侵夏統。為什麼胡公姓媯因居於媯水。咱金井深滬片區倫值恭迎重華聖帝,虞思公,陳胡公。三尊于每年古曆四月十六恭迎到各村駐蹕。



願相逢 極樂地

作者:吳純婷

2018.12.05

有那麼一抹蔚藍
劃過心跡,它叫溜江
有那麼一種眷念
在滄桑裡沉淪,它叫吳厝
有那麼一座房子
面朝大海,它叫“濱海朝暉”
有那麼一個古洞
香霧嫋嫋,他叫石佛洞

門前金黃的三角梅又一次開花了
種花的人呵,怎麼還沒有歸期
溫熱的灶堂分明還飄著香氣
因何,沒有人喚我吃飯了

還彈唱著那首歌謠
還銘刻著記憶的模樣

尋你_
在夕陽的餘輝裡
尋你_
在悠悠的石板道
尋你_
在唐詩宋詞裡

我問礁岩
海浪在大聲說著什麼
雪白的泡沫裡沒留下片言隻語
我問石佛如來 
這世間為什麼有如許的苦痛
佛說,唯一不會退滅的美
便是解脫

願相逢 極樂地

 


 

有一種鄉愁叫晉江僑批

吳純婷

2018.12.10

 

閩南海邊
沙地貧瘠,祖輩
毅然踏上漂洋過海的
遷徙之路

身居海外
唯一聯繫的方式便是書信
信,閩南人叫“批”
海外華僑華人的書信便叫僑批

一封薄薄的家書,牽起
兩頭綿綿的親情
也是遊子對故土的傾訴

僑批養大了一代人
也是一代人的情結

僑批——
也曾拿著你歡天喜地
也曾盼望你——
一起來的匯款,糧票,包裹單
花裙子,俏麗的髮夾和
洋氣的文具盒

外面錢,唐山福
除了操持一家人的生計
阿會悄悄地把錢和糧
慈濟給鄰里親戚

阿的大度顧親
至今傳為佳話

而我的骨子裡秉承著
阿你的
善良、堅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