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水

陳 貽 景

  人對自家風水非常重視,經常請地理先生來看看住宅,看看祖墳,但風水不在祖墓也不在住宅。何為風水,“風”就是氣氛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

  風水的原理是什麼呢?非常核心的四個字:心生萬法,非常簡單,但是大道至簡,所有的風水中,第一風水是什麼?是人,人的第一風水是什麼?是心。人的第二風水是什麼?是嘴。人的第三風水是什麼?是行為。思人恩德,想人好處,這叫聚光。光向上走,表現在臉上,就是微笑,微笑的臉是元寶形。嘴像蓮花一樣肯定發財。想人不好,抱怨人,嫉妒人,憎恨人,這叫聚陰。氣陰則下沉,表現在臉上,就是冬瓜臉,苦瓜相,肯定倒楣。

  風水源頭在於孝親祭祖,根深蒂固,枝葉自然茂盛。事業興旺,家庭興旺,多遇貴人,萬事則興。一個人不孝順父母,是絕對不能做大官的,因為他不孝順就不懂得尊重上司,同事和所有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不會順利,一生挫折連連,在重要時刻無不敗北。

  風水是福人居福地,你要是個福人,你住的地方就一定是福地。所以最重要的風水要從自己變,自己改變了,心變了,由風水引起的各種問題,如不順利和疾病也就自然消失了。

  大家知道風水養人,卻不知養風水,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喜歡佔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喜歡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喜歡享福,痛苦就越來越多,喜歡學習,智慧就越來越多,真正的享福,莫過於惜福再造福,我們要惜福,珍惜身邊的朋友和家人。

 


 

面對大海

攬 月


面對大海
我沒有震懾,我波瀾不驚
從小就在海水裡泡大
我當是回一次家
面對大海
腦海裡不斷地構圖,一幅幅畫面
大海是我拍攝的源泉
捕捉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海不只是遼闊和旖旎
你是一道道人文的景觀
當海風拂面時我看到,曼妙的沙灘
如煙如霧,人如行走沙漠
當一個浪湧來時我看到少女的風情萬種
當一對情侶漫步水湄時我聽到愛的誓言
當孩子在踏浪戲水時我聽到童真的音韻
當少男少女取景拍照時我看到青春的無憂
每當,每當此刻
大海,我沒有停下欣賞的腳步
因為我不是過客,我是
你的一粒沙,我是你的一滴水
大海,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敞開浩瀚的胸襟包容接納
溫暖或慰藉每一個為尋你而來的眾生
在你寬大舒適的懷抱中

2019 05 03


 

小 寒

攬 月


小寒
難得不寒
天空高遠澄明
碧藍碧藍中
呈現著魚鱗狀的花紋
在冬陽暖洋洋呵護下
來一次愜意的騎行
走街穿巷或陌上游走
一幕幕暖色
覆蓋隆冬的蕭瑟
折射出寧靜祥和的山村氣息
溫潤點亮心靈的荒蕪
如我樸素的情懷
山村的冬日裡
那一抹丟失已久的溫柔
一被重新拾起,便汩汩流淌

2020.0106 小寒


尋 找 陳 坑 港
陳穎舸

  按:本文原名《陳坑港初探》,曾發表在《晉江史志》2011年1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史料的不斷發現,也進一步印證之前判斷的準確性,千年古陳坑港的地理位置、經濟地位和興衰史基本明瞭,故筆者更名為《尋找陳坑港》,並在儘量保持原貌的基礎上對其內容進行必要的增減,使文章更豐富飽滿。

  泉州港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中世紀世界著名的貿易大港,其興起于唐代,兩宋之交至元代,這裡海外貿易空前繁榮,也促進周邊港灣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故廈門大學歷史系莊為璣教授曾在《晉江新志》(1985年12月,第三版)、《古刺桐港》(1988年8月)歸納過古泉州港群“三灣十二支港”。所謂“三灣”,即泉州灣、深滬灣和圍頭灣(又稱:圍頭澳)。三灣之中,有十二支港分佈其間。“十二支港”即泉州灣的洛陽港、後渚港、法石港、蚶江港,深滬灣的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福全港,圍頭澳的圍頭港、金井港、安海港、石井港。關於“三灣”的出處,《晉江新志》引證過清朱正元的《福建沿海圖說》,而“十二支港”的時間跨度、定義標準,皆未提及過。

  自唐至明清期間,泉州港及其附屬港口的盛衰興替成為必然,從專家的觀點和史料的記載可見一斑。如廈門大學歷史系傅宗文教授認為宋代“泉州港港口先後只有三處,即南關港、石井港和後渚港”。(1)而清代東石鄉土學者蔡永蒹的《西山雜誌》裡,記載著唐代泉州港的附屬港口有:蕭家港、王家港、林厝港、陳厝澳、柯家港、李家港、張家港、東石澳、後湖窟、安海港、湖邊港(烏邊港)等等。而這些港口大多是在圍頭澳內。《西山雜誌》作為野史雜誌,其所記諸事因無注明史料依據,可靠性一直為史志學界所質疑,但是由於可補正史方志之不足,又經常被轉相引證。無論如何,《西山雜誌》所提及的諸港澳從一個側面反映圍頭澳早期民間的開發建設,也體現其地理位置突出,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圍頭澳,在泉州城西南,呈葫蘆狀,灣口深廣,灣內風浪平緩,隨處有避風之塢,歷史上諸港以安海港最為著名,有泉州“南港”之稱。

  在圍頭澳內,古時有陳坑港,見諸於《閩書》、《讀史方輿紀要》、縣誌。《閩書》卷八《方域志》載:“陳坑港,沿植壁而南,匯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者”。清乾隆《晉江縣誌》所載較詳,“由植壁沿岸而南,在郡南,有陳坑港,一支。凡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者,皆歸焉。……自陳坑一帶則有蘆舍灣、埕邊、潘逕諸港,各以大小遠近納流而注諸海。”“植璧即石壁……凡橫山以南,龍湖、虺湖諸水,俱會此而入於海”,(2)即今深滬鎮壁山;“烽火埭,今呼蔡埭……”,(3)即今金井鎮鈔岱。清道光《晉江縣誌》最後一次提到陳坑港,(4)此後《晉江新志》、《晉江市志》、《泉州市志》再也未提及。

  那麼陳坑港具體在哪兒呢?我們還是從相關的陳坑、陳坑埭、陳坑橋入手進行探尋。《八閩通志》卷四十一《公署•泉州府》記載著福全千戶所有十處烽燧,其中一處在十一都陳坑。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八《水利志》載:“陳坑埭,坐十一都謝厝,長三百八十丈,闊七丈,深七尺。水自十四都東湖西埔流下。”卷十一《津梁志》之《城外各都之橋》篇載:“陳坑橋,在十一都。〈方輿紀要〉:宋淳熙元年,里人陳公亮建。釃水百四十道。〈縣誌〉甃路八十餘丈。今圮。”在《八閩通志》中也有“陳坑橋”的記載。由此亦可見,陳坑、陳坑橋在十一都,陳坑埭則在十一都謝厝。十一都,在今東石、英林、金井等鎮臨近圍頭澳處,海岸線東至金井鎮下丙,西至東石鎮張厝。根據以上史志資料看,陳坑港顯然在今天圍頭澳的嘉排、謝厝街一帶。至於“里人陳公亮”,縣誌並無記載,而同一時期有浙江永康人陳公亮,紹興三十年(1160年)進士。斯時陳公亮在福建任職,《宋史》、《八閩通志》有記載,(5)若淳熙元年(1174年)任轉運使,建造橋樑恰好是他的天職。

  在今天的嘉排村,一向以竹編手藝而著稱。嘉排,俗稱下伍堡,古稱澄江,是個多姓氏聚居的海濱古村落,據說轄內古時有村落曰“陳坑”、“陳林”,今村民猶可指出其大致範圍。史書記載“沿海之民,則魚鮮蠃蛤為業。其沿港、浦、埭、塘而居者,泉無源,田易涸,呰窳而資生。陳坑之民織竹以為器……瘠土食業,不以傳女婿。”(6)顯然,陳坑在今嘉排一帶,南宋已有之,(7)並以手工業為主,參與泉州港的經濟分工。嘉排村北面的謝厝街村據說原名叫“登卿”村,晉江檔案館有館藏族譜《澄卿謝氏族譜》,關於“登卿”的來源,謝氏族人有個口傳的來歷,在這裡不再展開,閩南方言中“登卿”、“澄卿”與“陳坑”十分相近,難道是巧合嗎?《西山雜誌》“陳厝澳”條曰:“陳厝澳,古港也,在十一都之東,伍堡之西北者。港之潮入,從劉厝、三歐繞焉。與謝厝街依東西港對崎,海潮至後頭也。……晉唐宋之際,三港通也,乃王家港通陳厝澳而之柯坑港,元明時漸涸淤淺矣。”看來,“陳厝澳”是個內港,其所處位置與上述的陳坑港、陳坑、陳坑埭、陳坑橋相當一致,故筆者竊以為“陳厝澳”是後來對陳坑港稱謂的演變,或是陳坑港的一部分。伍堡《大廷張氏族譜》(1991年重修)譜序也提到“陳坑澳”,其始祖入贅陳坑富家陳公次女,陳公將坐落在陳坑澳的海埭一所田一段為奩資。今鄉人張子曲在其著《澄江摭記》(2014年7月第1版)中稱“陳籃,舊時陳坑澳一帶,(今)南灣公園東門外。”顯然,這“陳坑澳”是陳坑港或陳厝澳的別稱,而且很可能是近代以來的稱謂。

  橋樑,歷來被視為人類文明的記錄,是經濟發展的縮影。從陳坑橋“釃水百四十道”、“甃路八十餘丈”的規模看,宋時陳坑港一帶經濟是比較繁榮的。橫臥于碧波之上的陳坑橋,是泉州“南港”交通樞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溝通內地經濟、發展海外通商貿易中起著加速貨物運轉、方便商旅往來的作用。其興盛時期還可能是晉江西南沿海的一個區域中心,周邊形成以其為中心的港群,甚至包括井尾港(即今金井港),故有“匯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的記載。按《西山雜誌》記載港口附近有鳳鳴西塔,為航海家林鑾在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在圍頭澳建造的七塔之一,“南宋嘉定癸未科進士陳得複(按:縣誌載陳德複)家富,有獨修鳳鳴西塔者。塔之高五層,為五丈八尺,塔門臨海陂,可泊蕃舶也。”(8)亦可見宋、明時期,今英林、嘉排一帶有不少陳姓聚落。

  關於“陳厝澳”的衰亡,《西山雜誌》曰:“明正德三年謝解元造橋橫跨港灣,陳厝澳遂不振。嘉靖四十三年,倭劫沿海,廢墟焉。”在清乾隆縣誌記載的城外都鄉中已經找不到十一都的陳坑鄉了,或是被倭寇所廢地名遂湮。清道光縣誌卷之十八《武功志》載:“(嘉靖)四十年辛酉,倭自漳州掠同安。正月,曆晉江嶼頭、沙塘、陳坑、石菌等處”,但未提及“廢墟焉”。謝解元何許人也,不得而知?只知當時有浙江余姚人謝丕登弘治十四年(1501年)順天府解元,十八年乙丑科探花,授編修。正德二年(1507年)回鄉省親,四年受父親內閣大學士謝遷牽連貶斥為民。謝丕在紹興造橋曰“探花橋”,但很難想像會來到這裡造橋,難道是《西山雜誌》作者的移花接木?後來倒是東村的謝淑元(1758—1812年),登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解元,可以說與《西山雜誌》的作者蔡永蒹(1776—1835年)是同一時代的人,“正德三年謝解元造橋”之說顯然存在著很多疑點。但《大廷張氏族譜》提到張氏始祖與其襟兄“商議移居就食伍堡鄉”,雖未載具體時間,仍可以推斷是在弘治、正德期間,似乎也暗示著伍堡、陳坑相鄰的兩個村落作為圍頭灣西北部的經濟中心斯時已出現興替現象,同樣印證著《西山雜誌》“陳厝澳不振”的事實。但無論如何,至清乾隆年間修志時,昔日圍頭澳重要港口陳坑港似乎只留下讓人憑弔的古橋遺址和古地名了,還有經岑張東側入海的三歐溪,也許就是陳坑港的舊港溝。

  由於陳坑港“元明時漸涸淤淺”,後來港內灘塗墾為“陳坑埭”。清乾隆縣誌亦有記載“陳坑埭”,並引用“舊志”(萬曆志),說明在明萬曆年間已經有了。隨著陳坑港的淤塞,臨海一帶卻被辟為鹽場,元明清以來都是晉江的重要產鹽區。清道光《晉江縣誌》卷二十二《鹽法志》載:“丙洲場……管東西二埕……西埕柯坑、埭邊、上丙、下丙、江北、謝厝、東倉七團鄉”,江北即今港塔,與謝厝、東倉都在原陳坑港及周邊地區。

2010年9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修改
2020年2月21日二次修改

注釋:
(1)傅宗文《宋代泉州港的崛起與港口分佈》,《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 1985年S1期
(2)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 
(3)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八《水利志》
(4)詳見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四《山川志》:陳坑港,在石壁之南。有蘆舍灣、埕邊、潘逕諸港,各以大小遠近納流,而注,烽火埭、西湖諸水,俱經此而趨於海。卷八《水利志》:陳坑港,沿植璧港而南,匯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者。
(5)詳見《宋史》卷一七三《食貨上一》:“紹熙元年初,朱熹為泉之同安簿,知二郡經界不行之害。至是,知漳州。……明年春,詔漕臣陳公亮同熹協力奉行……”《八閩通志》卷三十《秩官》載:陳公亮紹興初任文臣提刑,淳熙、紹熙年間任轉運使。
(6)(7)明•何喬遠《閩書》,卷八《方域志·泉州府晉江縣》引(縣)尉陳凱《陂洋塘記》。“淳熙七年,邑人林邦聞、僧了性,始累石之,且為三垛,以泄時水……尉陳凱為記。‘凡諸港、浦、埭、塘……陳坑之民織竹以為器……’”故認為陳坑南宋淳熙已有之。
(8)清•蔡永蒹《西山雜誌》“陳厝澳”條。


 

己亥年恭迎始祖重華聖帝

陳氏得姓始祖陳胡公媯滿、陳氏公認聖祖有虞重華聖帝舜帝、虞思公

 

喜逢十載輪值敬奉聖祖
欣見千百裔孫雲集恭迎

  己亥年麥月十六日,是咱們溜江村陳氏恭迎聖祖,敬奉有虞重華聖帝、虞思公、陳胡公的光輝日子。是改革開放以來,方興未艾的第四次盛舉。發展至十年輪值一次,當然機會寶貴,人生有幾個十年?旅外鄉親紛紛組團或自由行回鄉,是參與或觀摩,是次迎祖祭典活動熱鬧隆重,感慨良多。

  隨著社會發展,環境變遷,活動舉措與時俱進,對村境的佈置裝飾得美輪美奐,場面恢宏,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豐富。民俗節日氣氛熱騰數天。最壯觀的隊列陣容,莊嚴隆重,熱情尊重。尤記得首次迎祖在上清村祠堂,為挽留三進三退時熱情可嘉,八助轎槓壓斷了,斯文而失禮了,幾釀成紛爭。據說這種激烈場面在解放前更甚。現在的禮尚往來,文明了。

  是次採用分散結集的路線,避免場地擁擠,既有序又準時。當天的天公亦時段的配合無間,予晴予雨,巧合與否見仁見智。隊列在南埕路口結集整編,總共有八十八節目序列,穿越金井鎮區中心的中興路,各類旌旗旖旎招展,鑼鼓喧天,舞龍戲獅,各份頭擋境威武森嚴開路助陣,新穎的馬車閣隊,各種民間樂隊,穿插隊列,值得欣賞的是似模似樣村中大媽組成的西鼓隊,迎祖的香客均乘電動花車,禮炮價天響,浩浩蕩蕩迎祖巡遊,增添中興街旅遊色彩。當隊列從福全城西門進入,禮炮、煙花此起彼落,所口埕球場上舖滿一層鞭炮,連續不斷點爆,這是新的巡遊路線,福全、溜江只是城內外之分,這一觸景,自然會憧憬留氏於南宋拓基溜澳其地域境界是什麼樣概念,數百年的社會沿革,只待進一步地探索。

  有意義深遠的是在海傍的長堤邊,設宴席慶賀別具新意。都給裔孫們增添迎祖的印象。

  恭迎聖祖敬奉,舉行隆重的祭典,祭天、祭地的祭祀禮儀,讓裔孫們謹記虞舜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倡導為人持家、做官治國、以道德為本,開創中華道德文化先河,被後人尊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迎祖恰是弘揚其精神,承前啟後,發揚光大。

  參與這次活動的鄉親,老、中、青、幼,個個熱誠,亦有個中不解因由,為何聖祖是三位?歷史淵源深邃,自己也不盡了解,過後只有尋找書籍,或上網查閱。

  虞舜﹝舜帝﹞、虞思公、陳胡公,三者之間的世系由以下摘錄,予粗淺認識。

  舜: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名重華,生於姚墟,故以姚姓。後居於溈水之邊,又為媯姓,冀州人,都城在蒲﹝今山西永濟﹞。舜為四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禪讓”而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帝舜、大舜、虞舜帝、舜帝是也。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字都君,謚曰“舜”,是軒轅黃帝九世孫,是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首領。

  虞思公姓姚,虞氏舜之孫,商均之子。有虞氏﹝虞國﹞首領,國都在虞城,虞思把女兒二姚嫁給姒少康,並幫助少康復國重新建立夏朝。

  陳胡公:陳姓最早出自媯姓,是舜帝的後裔﹝通誌姓氏族略記載﹞,周武王伐商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媯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陳國,封為陳侯,死後謚胡公滿,其後裔子孫以國為姓。陳胡公是陳姓公認得姓始祖。據史書記載,舜帝是血緣先祖,帝舜並不姓陳,陳姓得姓於舜的後代,陳國的第一個國君胡公媯滿。

  陳姓主要源於“媯姓”,是舜帝後裔,始祖媯滿是舜帝的三十四世孫。媯滿死後謚號“陳胡公”,有稱胡公滿,虞胡公媯姓,有虞氏名滿,字少揚,舜帝孫虞思公之後陶正遏公之子。
以上摘錄有點零亂,簡單直接解讀是:

  虞舜→虞思﹝商均之子﹞→胡公滿﹝遏父之子﹞,歷三十四世。其對歷史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血緣繁衍四千年,這是民俗承傳認知,是對熱情投入迎祖增進一層的知識,知其所然。

【華 群】

 

沉痛哀悼吳美華老師

【王 勇 偉】

空降的噩耗,
砸到年關的頭顱。
塌下了,
遮天蔽日的黑暗。
鑽心的痛,
裹著滿世界的雨。
橫流在嚴冬的小寒大寒,
溢滿了溜澳的闊溪深潭。
一代名師,
想見儀容空有影。
愛生如子,
欲聞教悔杳無聲。
雨濛濛,
淚濛濛,
淚雨濛濛送師行。
情重重,
意重重,
人生重重有幾程。
老師,走好!
慢慢走…
學生為您,
點上一支支哭泣的蠟燭,
燃燒一炷炷思念的清香。
約定來生,
再見您親切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