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鄉 簡 訊

家 鄉 簡 訊

 

 

 

 

 

 

 


 

 

 

王 勝 山


 

 

家鄉簡訊

 

  溜江村老人健身慈善微信群自建群以來,十分關心家鄉文教事業,關愛社會弱勢群體,踴躍捐資用於扶貧濟困等慈善活動。近年多次組織慰問村中考入高校學子,鼓勵她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以優異學業報效家鄉,奉獻社會。從而在村中營造良好的慈善關愛氛圍,傳承僑村歷史文化與傳統美德,弘揚新時代社會風尚。元月21日村老人健身群再次拿出資金11000元,用於對全村各角落22戶生活較困難對象進行慰問,每戶500元,為她們送去溫暖的鄉情和過好春節的關愛。

  溜江村以創建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為契機,村兩委高度重視,集思廣益,不斷完善鄉村振興計畫,實施振興戰略,立足民生新專案,尋求工作新亮點。在實行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下,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弘揚樹立文明新風。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推進鄉村持續發展上,村班子成員齊心協力,理想思路,尋求工作突破口,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5月17日村兩委與監委會組織到龍湖鎮福林村、英林鎮三歐村參觀學習,汲取他村先進做法與經驗。福林村利用華僑舊民居的“出磚入石”牆體,在保留週邊舊牆體時將破塌舊厝改造為村民休閒場所:三歐村利用村民破堪舊厝改造微景觀,提升村容村貌顏值。通過參觀考察,聽取介紹,受益匪淺,值得借鑒和引用,對溜江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起促進作用。

與英林三歐村兩委合照
與龍湖福林村兩委合照

  做好民生工程,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辦好實事好事,乃村委會義不容辭的職責。溜江村委會在繼去年海堤北端觀海園側建設一座環保型水沖廁和對溜江小學西側舊公廁改造後,又於今年5月初投入資金對金溜公路出村口“宮仔口”舊露天旱廁進行改造,拆除舊廁重建。新設計公廁為環保水沖廁,建築面積近三十平方米,外觀突出新穎,內部整潔實用。經過近兩個月施工,新建公廁已近完工,將大大方便廣大村民所需,進一步夯實完善溜江村的配套基礎設施。


溜江村防控工作簡報

  2020年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亂了我們的工作生活。面對新冠病毒,溜江村黨支部、村委會積極擔當作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泛凝聚群眾、海外華僑華人、志願者的力量,全力開展抗疫工作。經過這三個多月以來的共同努力,較好的落實了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複產各項工作。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的同時,面對國外疫情全面爆發,溜江村防控工作不放鬆,將重點從陸地轉移到海域。

1、強化漁船資料摸排,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我村按照網格化工作機制,結合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組織力量進村入戶,深入摸排漁船數量,確保轄區船舶漁船民管控到位。

2、廣泛開展宣傳,營造強大輿論聲勢,做到宣傳全覆蓋,無死角。組織我村漁船船長召開海上船舶管控工作會,向船東船長傳達晉江防控辦《關於做好海上船舶管控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措施的通知》和《關於加強海上作業船舶集中管控和無人島管理的通知》;在船上張貼宣傳單,確保分發到每一位漁民、船員手中。

3、24小時值班巡邏,嚴防死守。村級巡邏隊員配合圍頭邊防派出所,在路口設卡值班後,清明防控的同時,馬上投入到海上防控24小時值班中,確保沿海一線巡邏不間斷,全力防範不法分子偷、私渡等不法活動。

  在今年的防疫工作中,全村上下一心、齊心協力,為溜江村更美好的的明天一起努力。

溜江村疫情防控基金會慰問船舶管控點
清明節期節設立引導點

『建設美麗鄉村』 溜江村兩委
向英林三歐村、龍湖福林村取經

  2020年5月17日上午,溜江村委會組織全體兩委前往龍湖福林村、英林三歐村參觀當地微景觀建設改造。

  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選擇外出奮鬥,或選擇定居他鄉,而家中只剩一座古老的房子,卻經不起歲月的流逝,房屋坍塌,雜草亂生,無疑讓最後一點點的懷舊破滅,看著這破爛不堪的房屋不禁感到一絲絲的無奈。

  而在福林村和三歐村的微景觀建設中,我們所見的景觀是利用坍塌的房屋進行改造,就地取材,變廢為寶,把廢棄的磚石、木塊重新進行整合搭配建造,每一小處都是一幅獨特的風景畫,還原我們小時候生活的場景,例如這處角落,一台黑白電視機,幾條長板凳,依稀還記得以前小時候,生活沒那麼富裕,好多戶家裡才有一台電視機,每到晚上連續劇播放時間,鄰居們便陸陸續續到院子裡來,有的甚至還端著飯碗跑來占位置,一邊吃著飯一邊看電視,有的甚至爬到屋頂,人擠人,那場面別提有多熱鬧,可惜現在在也感受不到當年的那一份喜悅。
微景觀的建設,是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三歐村在微景觀改造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面繪畫牆上記錄了三歐村以前老老少少以“拉麵線”的歷史,簡單的文字配上製作的工序圖案,這是一種獨特的情懷,不禁讓三歐人憶起當年努力打拼的光輝歲月,一條麵線引發的絲絲鄉愁,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得其中的味道。

  微景觀的改造,隨心而動,隨意而發,每一個小角落都是一種回憶。以前的年代,我們過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住的是磚木房屋,而現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科技取代了農耕器具,以前的傳統工藝也漸漸在流失,例如建築風格“出磚入石”也已難尋一處,更別提其他古老的智慧,已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了。

  微景觀的獨特在於此,匯四方之力造一方獨特。我們溜江村也有我們的文化底蘊,東臨大海,老一輩出海捕魚,一張張笑開花的臉滿載而歸;南面靠山,田地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田間孩童嬉戲打鬧,家中婦女織布做衣服,傳統的農耕女織,多少歷歷在目的場景也已不復存在,這都是童年,童年才有的味道,可惜都不在了。

  多少遊子在異鄉,偶爾得空回鄉走走看看,然而卻發現一切都變了,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人,也變了,童年的記憶只能留存於腦海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是一種思緒,一種念想。我們溜江何不抓住此次的鄉村振興機遇,動員村民,建造微景觀,舉村民之力,合眾人之想,在回應環境衛生整治的同時,也為村民增添一處飯後閑餘的好去處,也為身在異鄉的遊子保留一絲絲當年的味道,更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住我們的時代,留下我們的故事。

福 林 村

福 林 村

福 林 村

三歐村

三歐村

三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