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校園內外』園地隨筆

【聊 譚 2020年8月】

  咱們鄉訊每期有一版是溜江小學同學們的寫作園地,對鼓勵同學們自幼養成愛好寫作興趣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反映師生們共同的耕耘成果。每欣賞稚氣天真活潑、郁郁蔥蔥繁花盛放的寫作園地,時頗逗趣顏開,引人入勝。

  “家鄉風景”篇,因持“美到處都有,而是缺少發現”之信條的啟發,而尋覓家鄉四季景色。天真浪漫地視冬天綠披落盡禿枝裸樹幻想是“銀裝素裹”美麗的北國風光自然景象,為家鄉點綴景色,令人眼界大開。

  “家鄉秋天十分豐碩……麥子笑彎了腰”,閱之油然鄉愁滋生,僅借此將感性的記憶與之交流分享。小麥在家鄉的收成期,記憶猶新,孩提時,端午節的民俗食品,鄉間不是包粽子而是「煎嗲」。是用剛新收成的小麥磨粉「煎嗲」的,散發出一股麥香味。現在用市上買來的麵粉煎製的,口感滋味殊別。在青黃不接的歲月,食幾餐麥糊、麥粿,那是豐富一餐,別具風味。

  家鄉一帶播種越冬小麥,在私有制的個體戶或在集體制的耕作,並不普遍,種植的面積有限,莊稼靠風調雨順就有所收成。一般在初夏,即農曆三月底四月初成熟,其土地又準備種植蕃薯,是三餐主糧,在以糧為綱的時代猶為緊要。

  小麥收成繁忙,不是在電視屏幕上所見的聯合收割機,機聲轟隆一響,麥粒嘩啦啦地流出來。鄉間是丘陵沙質土壤,不是用鐮刀收割,而是整株連根拔起,用腳板打掉根部的沙土,捆成一扎扎,挑到預定地點,然後用一種鐵鑄工具麥梳安裝在一張長板凳的一端,人跨坐在其凳上,手抓麥桿,一把一把往鐵梳上梳理,麥穗從鐵梳上截留下來。而後再送至曬谷場上暴曬後用槤枷撲打脫粒,再用簸箕揚谷,過濾雜質。可見粒粒皆辛苦!一幅活力的村莊景色歷歷在目。

  家鄉今非昔比。手機上傳送的一幅村境航拍已令人讚嘆不止。自南宋迄今八百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一石都是景物。富劃時代的農村城市化在質變中發展,地球氣候暖化仍在加劇,生態環境不時在變化,自然景觀有得亦有失。

  小朋友,繼續堅持信念,為家鄉探索美麗風景綻放異彩。


 

與人交談少說三件事

陳 貽 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所謂智者的為人處事,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俗語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一個人說話要有分寸,否則就是若火上身。有些話只能藏在心裡別說。

  凡事要三思而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就得罪了人,自已還不知道。遇到什麼樣子的人,就說什麼樣子的話,說話要有選擇給人留餘地,千萬不要咄咄逼人。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已這三件事,以免受制於人,落人口舌,福氣會越來越多!

  第一件事、秘密不能逢人便說:誰都有不能說的隱私,說出來,哪怕是最信任的人,也可能把話傳出去,讓自己的人生陷入僵局。其實你的秘密一但別人知道了,就不是秘密了。哪怕你一而再再而三叮囑別人不要傅出去,但越是這樣,傅播的速度更快,成為公開的秘密。秘密別逢人便說,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保守是宣揚。如若對方不小心說出去,聽到你的耳朵裡,給自己添煩惱,還會影響關係。尤其是議論別人的話語,但凡被人傅出去也是有損人品。

  第二件事、煩惱別翻來覆去的說:一件事過去了,不管對你造成什麼影響舊事重提,只會讓自己不開心,嘮叨不斷只會讓別人反感你。一念放下萬般自然。過去的一切都放下而不要和人說起。你每次說過去的事,興許就是揭開了過去的傷疤,讓那些痛苦的回憶一次次傷害你。有些事需要當機立斷,過後不提是聰明,懂得看淡,是豁達!

  第三件事、炫耀成績的話少說:做人三不,不說大話,不說空話,不說狂話,少說多做才有人欣賞,為人低調是相處之道。一味炫耀會讓人覺得膚淺,總是顯擺,會讓人心生不悅。人這一輩子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成績,勝不驕敗不餒,一顆平常心會讓你走得更遠!

  說話很簡單,難的是會說,做事很容易,難的是初心,你說話讓人多舒服,就有多少情商!會說話的人聚人氣,高情商的人多人脈。


 

 

只想拾一枚潔白晶瑩的貝殼
裝飾你閒暇的時光

攬 月

曾經的我信手寫道
浪花一遍又一遍地把誓言寫在沙灘
又一遍一遍地把它抹掉並且忘記
只有貝殼深情地對大海說
我要永遠紀念你
說完就躺在沙灘上了

你問,躺在沙灘上幹嘛
我笑,我怎麼知道
反正它再也沒回到大海裡了
任由人們把它帶到天邊海角
當你把貝殼輕輕地放在耳畔
就能聽到大海的聲音

曾經我也是個少年
總是不時地直起腰身
凝望海的那邊
天真想像著會是些什麼人
怎麼給我捎來如許漂亮的貝殼

如今這拾貝的場景似乎遙遠了
歲月褪去童稚
省略了往日的驚呼
省略了往日的一蹦三跳
我不想賦予貝殼什麼臆想
貝殼就是貝殼
與生俱來的情結

只想拾一枚潔白晶瑩的
裝飾你閒暇的時光
在你不經意間
看著它就如記起了我

2020.06.18午後




清中期泉州府西倉同知廳考
陳穎舸


  清朝中期,在福建泉州府曾存在過西倉同知廳,但古今地方誌對其駐地卻未予確指。近日筆者發現一幅清乾隆十一年的《閩省鹽場全圖》,標注有西倉同知廳衙門的地理位置,茲結合有關史料對其歷史沿革及西倉地名進行考證。
《閩省鹽場全圖》,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單幅,紙底彩繪,未注比例,繪製者不詳。根據圖序內容,可知該圖由惺園菩薩保作序言,系其為職司閩省鹽務時組織繪製的。惺園可能為此人的號,菩薩保可能是他的自稱,序言落款時間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或是此圖繪成時間。圖另有跋,系覺羅·雅爾哈善所作,從跋中可知惺園之名為寅,但其生平尚不可考。該圖採用中國古代傳統的地形、地物形象畫法,繪出了福建海岸的位置、屬地以及各鹽場。其中鹽場中的鹽團、坵盤、露堆、鹽倉、鹽館分別用不同的符號繪製,福建沿海府州縣中涉及的城池、關隘、官署以及山川、津梁、寶塔採用形象畫法,惟妙惟肖,雖然方位、距離的準確性無法與現代地圖相比,但它大致能完整、清晰地勾畫出當時全省鹽場的分佈情況和各鹽場的地理位置及基本構成,讓人能直觀感知,是一幅繪製精良的古地圖。

西倉同知廳歷史沿革

  同知,系明清時期的官名,與通判同為知府的副職,因事而設,每府設一至二人,無定員,其辦事衙署稱“廳”。西倉同知廳是泉州府同知派駐西倉的官署,清康熙後期以來,因派駐在外分管某一事務而以駐地冠名。清道光《晉江縣誌》卷28《職官志文秩·諸司附》載:“國朝泉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二員,原設一員,乾隆六年增西倉同知一員,今裁。”

  關於西倉同知廳,清乾隆《晉江縣誌》卷2《規制志·公署·文職署》載:“因濱海大姓滋事,乃設官以鎮壓之。國朝乾隆六年,新建於西倉鄉,後以其地僻遠不便於民,乾隆二十九年,晉江縣知縣方鼎移建於十九都石獅鄉。”而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3《公署志(倉廒附)》之《文職署》載:“西倉同知廳今移臺灣鹿港。詳下縣丞條。”“縣丞署,原在縣治東。《隆慶府志》(載)……今移駐安海。明萬曆二十四年,建署于安平石井書院西,以督糧通判廳駐鎮。……國朝康熙甲子複界,以龜湖浦邊巡檢司帶管。後移興化同知為西倉同知,兼管石獅安海。於是仍舊地建署,為同知巡駐之所。雍正七年,乃以泉州通判駐鎮安海,與西倉同知分管,相離三十里。乾隆四年,議設縣治,不果。三十一年,移西倉同知于鹿港,又移安海通判于同安。始以晉江貼堂縣丞,移駐石獅,帶管安海。三十三年,議請復通判。三十五年,總督蘇□□乃以石獅縣丞移駐安海通判署。嘉慶二十四年縣丞黃大傑重修。(採柯希元《安平紀略》)”關於興化同知,清乾隆《興化府莆田縣誌》載乾隆六年十月同知奉裁。這與乾隆《晉江縣誌·規制志》、道光《晉江縣誌·職官志》所載相符,且具體月份更加明確。然而道光《晉江縣誌》引用的《安平紀略》所載西倉同知巡駐安海的時間卻先于雍正七年泉州通判駐鎮安海,顯然與上述“乾隆六年增西倉同知一員”時間上不符。筆者認為清初期巡駐安海的應是泉州府同知,後來才專設派駐同知並因地名“西倉”而名,後人沿習其稱呼,而將早期的泉州府同知也稱為“西倉同知”。

  另據《清高宗實錄》(以下簡稱《實錄》)卷760“乾隆三十一年丙戌,五月己巳朔”條載“吏部議准,閩浙總督蘇昌等奏稱: 泉州府同安縣金門一島,地畝日辟,民人輻輳。向設縣丞微員,難資彈壓。查駐泉州府安海地方通判,事務既簡,且與駐石獅之西倉同知相距甚近,請以安海通判移駐金門,安海事務歸併西倉同知兼理”。這與清道光《晉江縣誌》所引用的“移西倉同知于鹿港,又移安海通判于同安”在時間順序上存在著不一致之處。卷760“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十一月甲午”條載“吏部等部議覆,閩浙總督蘇昌等奏稱:臺灣熟番戶口眾多,應將淡水、彰化、諸羅一廳二縣所屬番社,設立理番同知一員,凡有民番交涉事件,悉歸該同知管理。查內地泉州府西倉同知,地方綏靖無事,請裁,改為臺灣府理番同知;其西倉一帶地方,有晉江縣貼堂縣丞,與知縣同城,並無專管之事,應將該縣丞移駐同知現駐之石獅街,就近管理。……再晉江縣縣丞移駐石獅,養廉役食照舊。惟於該縣額設民壯,酌撥十名,即居現有同知舊署,並鑄給晉江縣分駐石獅縣丞關防。均應如所請,從之。”可見是先移安海通判于同安,再移西倉同知于鹿港。
結合清乾隆、道光《晉江縣誌》、乾隆《馬巷廳志》、乾隆《莆田縣誌》《安海志》《安平志》(校注本)及《實錄》的記載,筆者初步梳理出西倉同知廳的歷史沿革如下:

  清初因兼管(按:《安平志》書“專管”)石獅、安海之需,由泉州同知巡駐安海,以安海前朝原晉江縣丞署作為其往來巡駐之所,具體時間尚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複界後的一段時間。雍正七年(1729年),泉州通判沿習明朝的做法駐鎮安海,但與泉州同知分開管理具體事務。乾隆四年(1739年),曾議設縣治于安海,不果。後因晉江濱海大姓滋事,六年(1741年)十月裁興化同知而移增泉州同知一員,新建衙門于晉江西倉鄉,故名。其地與安海相距三十里,並改巡駐為派駐。七年(1742年),除起蓋西倉同知衙署,購買民田作地基,豁產七畝七分三厘,豁免勻徵丁口,無徵銀一錢三分八厘二毫有奇。二十九年(1764年),以西倉僻遠不便於民,知縣方鼎移建同知廳于石獅。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移安海通判于同安之金門(乾隆四十年又移駐馬巷),安海事務歸併西倉同知兼理。十一月又移西倉同知于台灣鹿港,此機構遂不存,自乾隆六年設西倉同知廳起前後共二十四年有七任同知,分別為周岱、周世紀、張蕓、周緝敬、鄭國望、韋馱保、黃寬,縣誌無傳。爾後取而代之的是以晉江貼堂縣丞移駐石獅原同知駐地,帶管安海。

西倉地名考

  關於晉江西倉鄉,在清《晉江縣誌》南門外諸都里中已找不到相關的記載,現代的村落地名同樣無法找到。從《閩省鹽場全圖》看,西倉同知衙門至潯渼場(按:亦書潯美場)八里,潯渼場員駐劄處為兜(今石獅市永甯鎮子英村)。西倉同知衙門周邊自北向南分別有林浦團(至潯渼場二里)、竿柄團(至潯渼場三里)、浦頭團(至潯渼場四里)、魯東團(至潯渼場五里)、衙口團(至潯渼場八里)、前港團(至潯渼場十二里)、後宅團(至潯渼場十里)。浦頭,可能是“埔頭”的筆誤,這些地名至今猶存,除林浦(按:即今林埔內)外都是晉江市龍湖鎮的建制行政村。“團”即“團鄉”,其名稱源于宋元時期場、團、灶、戶的鹽業生產體制,並沿襲至清代,有的鹽團發展成聚落。道光《晉江縣誌》卷22《鹽法志·鹽課》載:“潯美場總理場官一員,管南北二埕。南埕轄衙口、埭頭、前港、後宅、埔頭、魯東六團鄉……北埕轄岑兜、沙美、西岑、竿柄、林蒲、金埭、港邊七團鄉……”顯然,西倉所處的地理位置就在衙口(按:衙口今分南潯村、衙口村兩行政村)附近,宋屬安仁鄉弦歌里,元、明、清屬“十七、八都”(按:依舊縣誌,“十七、八都”系十七、十八都兩都並一,以下從舊志稱呼),今屬晉江市龍湖鎮。

  那麼,“西倉”地名的由來又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它是由古鹽場下轄的鹽倉名演化而成的,後來隨著同知衙門的遷移、產鹽區的興替而消亡。成書於明弘治年間的《八閩通志》卷41《公署·泉州府·文職公署》載:“潯美場鹽課司在府城東南十七、八都。元至元十六年置管勾司,至大二年改為司令司。國朝洪武元年改為潯美場,二十五年置鹽課司,所轄倉埕共二十所。南崇倉、前索東倉、安下倉、前索西倉、埕前倉、青石倉、逕山下滿倉、壁兜倉、溪浦倉、崟頭倉、大南倉、大北倉(上十二倉俱在城東南十七、八都)。西崟倉、西鑾沙美倉、沙美倉、阜通倉、阜通東倉、東埕倉、南埕倉、北埕倉(上八倉俱在府城東南二十都)。”萬曆《泉州府志》除了“逕山下滿倉”作“徑山下浦倉”外,均有相同的記載,這大致可以反映出明中後期的潯美場所轄鹽場倉埕名稱和分佈情況。其中“崟”閩南語與“”同音,今書“岑”。以上古地名,除了今屬永寧鎮的西岑、岑兜、沙美等地名外其餘的幾乎無法考證。而“前索西倉”是唯一涉及地名稱“西倉”的,《八閩通志》已載明其地處“十七、八都”,與《閩省鹽場全圖》所描繪的同知衙門所處的位置相吻合。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7《兵制志》載有福建陸路提督軍門駐郡城,右營分防定公庵汛下轄西倉汛,而定公庵汛駐地在衙口。卷22《鹽法志》載:“嘉慶二十三年八月……丙洲場並歸潯美場為一場,兼管原設十五館。縣九館……場六館……西倉館(此館倒廢,現歸岑兜館兼管)……”亦可見當時西倉因同知衙門的駐地而得到政府的重視。

  另據康熙廿二年重修的《潯海施氏族譜》載宣義公二房有“九世偉,字孟輔,茂熙公次男,生卒失考,葬西倉上……”“十世四,字子圍,號樸軒,元吉男,生辛亥年四月卅日,卒丙午年二月廿一(日),葬西倉山……”從旁系的生卒時間推算兩位均為明初中期人。據衙口故老稱在今龍湖鎮人民政府、僑聯、陽溪中學一帶,有土地名曰“西倉”,今稱“洪坑”,之前有村落曰“洪坑”,縣誌有載,已廢。然《潯海施氏族譜》又載“十世瑗,字宗玉,號懋德,存義公長男,生庚寅年九月十八日,卒甲午年四月十一(日),妣郭氏……合葬洪坑赤埕坐北向南……”關於合葬時間筆者無法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康熙廿二年之前“西倉”和“洪坑”的地域範圍是有所區別的,或相鄰而最終歸於融合,今屬於衙口村、南潯村。

  然而《實錄》為何又稱是“石獅之西倉同知”?筆者認為或是因為西倉同知廳於乾隆二十九年已移設石獅的緣故。石獅(元、明、清屬十九都)與十五都、十六都、“十七、八都”(以上今屬晉江市金井、深滬、龍湖等鎮)宋屬安仁鄉弦歌里,存在密切的地緣關係。明末的倭患和清初的遷界引發其周邊鄉里的避難民眾大量遷入,使得石獅從一個小墟場發展成小集鎮,其輻射範圍除了弦歌里所轄四個都之外還包括周邊的十三都、十四都(以上宋屬勸善里)、二十都、二十一都、二十二都(以上宋屬永寧里)、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以上宋屬江陰里)、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以上宋屬聚仁里,以上各里宋屬安仁鄉),與安海並駕齊驅成為晉江南部最重要的中心市鎮。筆者曾見證過民國廿五年遠在石獅四十里之外的金井鎮塘東村的一封僑批,其所署地址為“石獅金井鎮塘東鄉”,可見其對周邊鄉鎮的輻射、影響力之深之遠。至1987年,石獅鎮等四鄉鎮從晉江縣劃出升格為縣級市後仍未減弱,特別是今晉江市龍湖鎮(古時主要為“十七、八都”屬地)一直以石獅為中心城市。所以《實錄》稱“石獅之西倉同知”,筆者認為因地域地緣關係似無有不妥之處。

  綜上,西倉地名由來緣於元、明時期晉江潯美鹽場下轄的鹽倉名,古時其地依山伴海地理位置掩蔽,大致在今龍湖鎮陽溪北岸鎮政府、僑聯、陽溪中學一帶,有關史料尚未發現有形成村落的確切記載。大約在明清之際,由於鹽倉的興廢此地辟為農田,或曾屬於“十七、八都”洪坑鄉。後因清廷政府處理“濱海大姓滋事”(按:民間傳聞中的洪坑廢鄉或是系列事件之一),于乾隆六年成為泉州府同知的駐地,並有汛兵駐防,一度設有鹽館。後來隨著同知廳移駐石獅,鹽館的倒廢,其地名逐漸湮沒,今屬龍湖鎮衙口村、南潯村。

(按:本文曾發表在《晉江史志》2019年第3期,並被《福建史志》選登在2020年第1期)

注釋:

(1)清·道光《晉江縣誌》(晉江縣地方誌編篡委員會整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柯希元”應為“柯希九”。 道光《晉江縣誌》卷9《城池志》 “安海城”條亦引《安平紀略》,書“柯希九”;《安海志》(1983年9月初版)卷23《選舉·封蔭》有“柯希九,以子琮璜貴……又以子琮琪貴……”

(2)清·乾隆《興化府莆田縣誌》(莆田市荔城區地方誌編篡委員點校,方志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卷3《建置志·公署·興化府署》載“(乾隆)六年,同知奉裁。”卷7《職官志·文職官·國朝興化府·同知》載“王之琪,儀征人。乾隆六年由貢生任。本年十月同知奉裁,督捕事務歸併通判管轄。”

(3)今竿柄(即杆柄)在林浦(即林埔內)以北,此處存疑。

(4)《閩省鹽場全圖》僅標注有洛陽、潯尾、河市、深滬四個縣轄館,場轄館或未設或未標注,西倉館或是利用同知衙門原公署而設,待考證。

(5)《晉江僑批集成與研究》(晉江市檔案局(館)編,九州出版社,2014年5月1日第一版,第1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