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親

攬 月

他們說您的前世就是菩薩
我信了
不然您的今生怎麼會如此良善
菩薩如您

他們說您是為未了的情緣而來
我信了
不然你們的今生怎會如此恩愛
相濡以沫如你們

他們說
這人來到世間
有的是報恩,報仇,還債……
他們說您今生舍報
您又做回了菩薩了
我也信了

念此際
您已在佛國
您是菩薩,菩薩是您

2019.1.13


 

寫 春 聯

攬 月

第一次寫春聯
醮墨,運筆,竟有點範兒
我哪裡會寫什麼春聯
父親,是我潛移您還是您默化了我
從小到大,無論逢年過節或是
親戚鄰里婚喜喬遷
我總是站在您案前,看著您寫字
或幫著打打下手
五年了,父親啊

您留給我的那根筆和那本詩韻
我卻任它在角落蒙灰
您留下的那塊土地,我卻
任由思念的青藤爬滿荒蕪

父親啊
今日我又夢回春天
學您 ─
也在心底開出
一朵燦爛的小花
那是我永遠不倒的風帆

2019.01.24


 

 

為 人 處 世

陳 貽 景

活在世上,難調眾人之口,你再怎樣善良,在討厭你的人眼裡,你就是假惺惺,你再怎樣付出,在不懂感恩的人眼裡,你也只是個外人。你再努力,優秀,在喜歡妒忌的人眼裡,你就只是運氣好,你再怎樣大方,在錙銖必較的人眼裡,你就是小氣。常言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我命若有終會有,我命若無不強求。

  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便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辯。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悲喜並不相通,理解你的人並不多,有時候,做人做事不解釋,生活反而會好過得多。

  在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鮮明的主張和個性,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思想去改變他人,更不要試圖控制他人,不要要求他人理解你,別人沒有這個義務。懂你的人不解釋,他們也會理解你,不懂你的人,越解釋越誤會,麻煩會越來越多。因為你越描越黑,說不請就別去解釋,有時候確實可以消除誤會獲得理,但有時候,別人也可能將你的解釋,理解成一種掩飾。做人無需解釋太多,你會發現吃力不討好,累的是自己,如果是對的,何必解釋,時間會證明一切。如果是錯的,無需解釋,時間會修正一切。做人不解釋太多,是智者的選擇。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立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她作為承載萬物的地位。

  人情世故,總是那麼的紛繁複雜,人與人相交若是懂得,何必多言,若是不懂又何必解釋?懂得的人無須解釋,不懂的人,更是不必解釋。做人做事無需人人理解,只求自己問心無愧,要永遠堅信,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釋,做好自己開心活著不失為一種幸福。 【陳 貽 景】



溜江學校一百週年

孟 嘉

  二零二一年農歷辛丑年金牛新禧,是我們村中的溜江學校迎來輝煌建校誕辰一百週年的光輝日子。是鄉人、校友們的驕傲和光榮。

  緬懷昔日的蒙童與鄰居童伴報名入讀,背書包隨大流上學,“小小,跳跳跳”,“來來來,來上學”……唸歌訣似地。拿毛筆塗鴉地描寫“上大人,孔乙己……”意趣頻生。也是老人聊談自逗的話料。

  緬懷村中的溜江學校,一百個年頭的崢嶸歲月是先哲們、鄉賢們的呵護,艱難的歷程,堅持不渝的辦學精神,使溜江學校毅然挺拔屹立,令人欽佩感嘆!

春華秋實一百載 崢嶸歲月鑄輝煌

  我們溜江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源遠流長,在封建年代村中就有私塾庠序,遺憾的是沒有詳細的記載。隨著社會變革、進步、發展,在中華民國初一九一九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伴隨共和新政治而來的新文化與舊文化對立,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之風日熾的社會背景。其時村中的開明鄉賢,旅菲鄉僑:陳明仁、陳明杉、陳祖纏等先生的關切,提倡興學義舉,於一九二一年興校辦學。起步初期,因地制宜,借用下宗祠堂為校舍,聚然一所劃時代的鄉村學校在海隅一方建立了。由於入讀學生逐增,需擴充課室,隨向西邊擴展,借用許氏祠堂,及尊王公宮為課室。一九四五年,下宗祠堂因年久失修倒塌,校舍遷移至街仔頂的排樓及頂宗祠堂,前後又有空曠的活動場地。氣象煥然,但是聚居三千多人的頗大村落應具備一所完善的校舍。雖然發動過二次籌建,由於其時客觀因素影響都未能如願以嘗。但旅菲的鄉親仍然堅持不懈,待機而動,至一九五三年秋,其時國內外的交通雖然已封閉中斷,但菲律賓溜江同鄉會,心系桑梓,在理事長陳清泉、副理事長陳貽從、陳德雄及陳明切等位先生努力爭取,再度倡建校舍,獲鄉親的踴躍捐輸,籌集資金,並把款項通過可靠渠道匯到故鄉,而家鄉積極開展組織機構,鄉里中以陳明洞主導聯絡互通內外訊息,建委陳明歲、陳明矮、陳明貞、陳祖金聲 、陳祖昭、陳祖謀、陳章堯、陳國吞等位先生,及蔡秀羨女士的精誠合作。群策群力,歷經卅五年,於一九五五年一座規模巨大宏偉的建築,設備齊全的新校舍在福全城南門東南段,溜江境內的殘缺城垟上巍峨屹立,卅多年夙願實現了。學生們有了舒適的學習環境,蜚聲遐邇。

  繼而又卅多年後,趁改革開放,於一九八八年,以陳水澄(祖昌)董事長,陳鵬程執行副董事長的菲律賓校董會,倡議翻新重建校舍,贏得大家支持集資,大興土木建築一座鋼筋混凝土的三層高,同字型開放式的新穎校舍大放光彩。

  一九八七年旅菲鄉賢王日成和陳德訪兩位先生合資捐建一座主體建築面積一千八百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中心於操場東側,為校園填補文化設施。並在一九九六年元月廿八日,於此榮獲中央文化部批准授牌「國家級蒲公英農村兒童文化園」,盛況空前。

  在一九八六年由陳水澄先生與姐弟五人合建於操場西側,紀念其父親的明玉幼兒園,經十年後為配合學校總體佈局,陳水澄先生又獨資翻新改建,可承受七級地震能力,設施完備的教學樓。

  誠然為村中的文化教育硬件填平補齊,同時也綻放出廣場中那座被消失,無價天然蛋狀巨石紀念碑上鐫刻的「文化之基」夙願一縷霞光。前人種樹,後人涼。是溜澳村境中心地標。

恆學升華以博識 耐勞求索而致知

  有教無類毓英才,一百年來,溜澳村的鄉民適齡兒童無不在溜江學校受過熏陶。於此是走向社會或升學深造的鄉人,桃李芬芳,遍佈海內外。

  拜讀秀美女士(亦是老師)寫的尊敬故校長─陳文炳老師的文章(原載於鄉訊第三期),使後輩了解起步辦學到發展的坎坷。她憶述如何踏入學堂的求學慾望,並受校長的關愛與培養。由於她聰明,畢業後,校長在病榻上還託人召喚她到近前再三勸諭升讀中學,並要獨自供資往泉州升學,只是家庭原因未能付諸行動。由於她的睿智,勉勵其留校義務助教,服務母校。

  在她唸四年級時學業成績優等,可免交費入學,但又云學校經費拮据,公議擬停辦,幸逢旅菲的鄉僑青年才俊陳文炳先生,拳拳赤子,殷殷桑梓情,毅然接受菲律賓溜江同鄉會委託,返里接任校長一職,在他的勵精圖治,四出延聘資深名師執教,如李雲西、甘維坤、伍天佑、黃瑞美、陳志曾等位老師,並積極培養在校優秀學生為小先生幫助輔導學生。如陳振威、陳祖球、陳玉寶、陳秀美。(陳振威在抗戰結束後回梓擔任校長一職)。學校始得鞏固發展。在文炳校長的精心管理,嚴謹治學,締造校訓『有恆耐勞』。其時學校聲譽好,蜚聲鄉際,吸引了鄰鄉子弟,慕名前來求學。並為普及大眾文化,還借用陳明沐的大屋,為家庭婦女、媳婦們辦起婦女學習班。抗戰期間附設初中補習班,幫助青少年為繼續升學,充實知識,創造條件。一九五六年有完善的新校舍,雄心壯志,正式開辦溜江附中,一年後又停辦。六十年代文革後期又復辦,辦了又停辦,奈何,時不與乎!其辦學精神,是值得晚輩們學習的榜樣,謳歌讚頌。

  何謂校訓,不同的社會背景有不一樣的詮釋。校訓是承載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校訓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它既是一所學校辦學理念,治學精神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所學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又云:校訓是學校的靈魂,體現一所學校辦學的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結,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淀。其作用:校訓對師生的行為規範有指導意義,它向師生有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幾十年過去了,已是耄耋之齡,自愧後知後覺,不時也把『有恆耐勞』四個字自習理解。生活在香港始發覺香港的學校校訓彰顯在公眾顯眼的位置,吸引人們的注視。咱們村中學校光明的校訓卻似是秘而不宣。愚見認為表達時應摒棄四字串成句式,因易於產生偏見理解。採用『有恆』和『耐勞』分開的並列句式理解,其意義涵蓄而易解,『有恆』是精神,是辦學意旨,是學校的教有恆,學有恆,嚴謹治學理念。『耐勞』是意志。俗云活到老學到老,書山學海,都是勵志警句。只要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的,不斷地學習,從初級向高階邁進,由點向面發展,知識自然升華廣博,而博識要達致知就須求索真知,“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為追求真知,前方路還很漫長,唯百折不撓的,不遺餘力,上天下地追求,於此誠然要具備堅強耐勞的毅力。學生自幼勤奮修養,方成大器,服務社會,創造財富。『有恆、耐勞』校訓為幼小心靈點亮指路明燈。學校是啟蒙施授殿堂,誠然教師也以“有恆”和“耐勞”的校訓為依歸,教師不厭其煩,不畏辛苦耐心教學,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由點至面貫輸知識,專心致志地教好學童。師生在授受教學上達至共同認識,效益就顯著。

前輩後生齊努力 薪火傳承新征途

  辛丑年是建校一百年,又是海內外校董會薪火傳承,第五屆就任,雙喜臨門,可喜可賀,鼓舞人心。溜江學校成功的一百年,是廣大熱心的鄉賢,及先哲們為桑梓的興學作出貢獻的結晶,碩果壘壘。一百年來溜澳人從這校園受學熏陶的青少年者眾,有繼續深造求學的,或有踏上社會磨練的,出類拔萃的驕驕者,湧現在國內外的各個領域,不知幾凡,如果將他們彙編一覽,人文薈萃,花繁錦簇,是向百年校慶獻上一份最好的豐厚奪目紀念禮品。為邁向新紀元再鑄輝煌!

【孟 嘉】24-02-2021


李震的家世和生平

○陳穎舸(晉江史志2018年第4期)


  李震,原名陳國珍,福建省晉江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工業戰線的技術開拓者之一。1913年農曆十月初一出生于金井鎮溜江村溪尾一個富足的農民家庭,曾祖輩有兄弟7人,其家族在清末民初頗為顯赫,曾祖輩、祖輩不乏有人受到清廷的封贈和旌表。叔祖父陳章笨為菲律賓僑商,事業有成,樂善好施,至今鄉中故老尚能縷述,曾于民國初年捐鉅資在家鄉建造跨度近50米的溪尾橋。父親陳華恭,承其叔父之命主持宗族修譜和溪尾橋的工程建設,既負重托,凡事親力親為,因勞力過度,後吐血而亡,時年42歲。母親李銓娘,育有三男三女,國珍居次。兄陳國團, 1906年出生,青年時是溜江溪尾的3位才子之一,性格堅毅內斂。父親陳華恭去世之後,陳國團即赴菲律賓擔任其叔祖父陳章笨開設的百貨公司的總經理,後來與同鄉在菲創建木業公司,其有遺詩雲:“頻年浪跡一無成,受盡炎涼是此行。豈是有家歸不得,愧無十貫顯親朋。”可見在菲這段時間事業並不順利。弟陳國發,1915年出生,在其母親去世的次年(1931年)旅居菲律賓,1941年回國參加抗日革命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在中央統戰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工作,後任福建省公安廳五處科長、副處長,中共龍岩地委統戰部副部長等職。

  李震童年時旅居菲律賓,青年時期在其叔祖父陳章笨開設的義和商行當過店員,1935年至1938年就讀於菲律賓汽車工程學校,曾在菲從事商貿活動。由於在菲期間接觸到進步思想,日寇侵華之際,他懷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留給家人一封書信後,帶著兩把手槍和一大筆銀圓毅然離家,投身於抗日救亡活動。為了不連累家人,他取母親的姓氏“李”和外祖籍貫“石圳”中“圳”的讀音化名為“李震”。于1938年11月由廖承志等人介紹,經香港到達延安參加國內抗日戰爭,後轉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系延安抗大第四期學員。在他的影響下,弟弟陳國發(化名陳平山)也在菲律賓參加抗日救亡活動並加人“菲共”,於1941年離開菲律賓到廣州尋找他,但由於廣州已淪陷,後輾轉龍岩一帶參加組織地下抗日活動。兩個弟弟的先後出走,讓兄長陳國團焦慮萬分。國珍出走時,他曾同時在菲律賓和大陸登報尋人,再加上生意場上的不如意,舊病復發,不久就回籍治病。過年時他在臥室房門貼上杜甫的詩《月夜憶舍弟》來抒發他心中的牽念。“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1941年冬,太平洋戰爭爆發,中菲交通中斷,僑匯斷絕。就在新桃換舊符之時,貧病交加中的陳國團已經聞不到多少年味,只是徒增思念和傷感,於是在家裡的兩個大門貼上自己書寫的春聯:“典田療疾為死裡求生,賣衣過年乃苦中作樂”“壯哉!二弟報國真是好男兒;苦矣!你兄患病難為大丈夫”。太多的無奈、無盡的歎息也讓這位青年才俊走到人生的盡頭,1942年正月十七日淩晨,陳國團吐血不止而亡,年僅36歲,雖未“慷慨赴國難”,亦不乏大義凜然之情懷。

  抵達延安之後,李震於次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從事軍工技術、科研工作。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環境中,他運用在國外學到的機械、汽車製造技術,因陋就簡,從事軍工生產,生產出大量槍炮彈藥。他還曾主持設計了“60炮”並批量投入生產,在八路軍對日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最先成功地改裝能代替人畜力的煤氣汽車頭,受到中央軍委軍工局的行政獎勵和解放日報的表揚。解放戰爭時期,他設計了追擊炮彈引信和發射底火,解決了當時軍工生產的急需,為奪取遼沈戰役的勝利和東北全境的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震同志先後在廣東省、第一機械工業部、河北省機械工業戰線從事技術、科研工作並出任處長、所長等職務。1963年他主持起草了《河北省機械工業技術發展規劃指導》,成為當時河北省機械工業發展的指導性檔。“文革”中,李震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但他始終堅信黨的正確領導,對錯誤路線進行了堅決抵制和鬥爭。1978年至1981年,李震任河北省汽車工業公司經理。1982年至1984年12月任河北省機械工業局副總工程師、顧問。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時期,為振興河北省機械工業和實現農業機械現代化,他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專長,殫思竭慮,出謀劃策,勤奮工作。

  1984年12月,李震離休,享受正廳級待遇。1989年被評定為高級工程師(正高工),2006年3月15日李震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根據他生前的意願,去世後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體現了一位老共產黨員的一貫作風和高尚情操。河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其生平給予的評價是:“黨性觀念強,在黨的各個時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能夠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尊敬領導、團結同志,具有較豐富的技術經驗。他一生堅持真理、作風正派、光明磊落、愛恨分明、講實話、辦實事;他從不追求個人的名利和地位;他識大體,顧大局;一生艱苦樸素、廉潔奉公。"“李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努力奮鬥的一生。

  李震自小離開家鄉溜江之後再也沒有回來過,但他生前在山河遠隔的思念裡一直沒有忘記這片生之、育之的海邊村莊,一再叮囑他的後代,“老家就在晉江金井溜江,一定要回去走走看看。”就在2004年的秋天,他的次子完成了尋根之旅,了卻他的一樁心願。2006年3月李震去世後,河北省國資委發佈了一份訃告和生平介紹,可視為是這位革命先輩對家鄉人民的告別,它讓家鄉人民全面地瞭解他的光榮事蹟。

  李震的名字,無疑是溜江村的驕傲。一個個舍小家為大家、為國家的故事令人感動和敬佩。李震同志以及他的家族成員,為了國家、民族、家鄉可謂貢獻良多,也做出常人所難能的犧牲。2015年12月21日溜江村俊美陳氏族人在溪美宗祠為其樹匾表彰、紀念,匾額書“忠勇留芳”,以緬懷這位先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一生的業績,並激勵後人繼承他的崇高品德、愛國精神和優良作風,繼往開來,團結奮進,報效祖國。

1956年任一機部汽車局技術處副處長時,率隊赴匈牙利考察汽車工業。
1972年任河北省機械局技術組組長時率隊赴捷克考察重型汽車生產基地。
殘垣斷壁的李震故居

  註:以上內容根據河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李震同志生平》(2006年3月15日)、陳慈覓《懷念慈母一幽明相隔忽三年》(《溜江鄉訊》53期,2011年7月)、《陳平山同志幹部履歷表》(福建省龍岩市檔案館)、《晉邑溜江溪美俊美陳氏族譜》等資料整理,不一一注明出處。


青春之《鄉訊》

—《溜江鄉訊》創刊二十三周年有感

陳 穎 舸

  辛丑年正月初六日,為了尋找一位已故鄉賢的資料,我把已經刊發的《溜江鄉訊》總共91期迅速流覽了一遍。類似這樣的動機和動作,印象中有過好幾回,只是距離上一次應有些年頭了,所以也無法確指間隔多長時間。三四個小時的“回放”,緊湊而緊張,只是這項工程越來越龐大,愈感歲月如歌!

  23年前一個春天,《溜江鄉訊》像一把燃燒的火,點燃了海內外溜江人的熱情。從創刊號樸素的寄語:“讓我們《溜江鄉訊》可以發揚光大,長期辦下去……”,可以見得當年首創者的志存高遠,亦可以見得一個村級報刊的誕生並不容易,而長期創辦下去更是何等的不容易!如今一份份集體家書如期而至,滿載著親情、真情和激情,忠實地傳遞著鄉音和鄉情。淡淡的油墨清香,如同春天百花芬芳沁人心脾,也見證著一番事業方興未艾!回顧這一段歷程,令人肅然起敬!回顧這一段歷程,更加需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創舉!

  23年白駒過隙,已有不少往事逐漸淡出鄉人的記憶,已有不少前輩也已經作古,不禁令人唏噓。追憶先賢往事,不乏有一段段活生生的愛國愛鄉、團結奮進的佳話,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23年彈指一揮間,《溜江鄉訊》既是一張名不虛傳的“溜江名片”,更是當之無愧的半部溜江史。隨著時間的沉澱,它無疑逐漸成為歷史的見證者,成為珍貴的史料。它不僅留下了記憶,也留下鄉愁。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忙忙碌碌的人們在拼命地奔跑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習慣了忘卻。保管好《鄉訊》,傳承好《鄉訊》,利用好《鄉訊》,有著何等重要的現實意義!相信也會成為大家的共識。

  走過23個春秋的《溜江鄉訊》風華正茂!大膽地嚮往,不倦地探索,用愛抒寫著未來。繼往開來的溜江人朝氣蓬勃,足跡遍及海內外以及各行各業,續寫著傳奇故事。這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也是《溜江鄉訊》首創者的另一個初衷!
今天恰逢一個紀念日的再度臨近,翻閱時光裡的記憶和珍藏,回首向來處,唯有感動,展望更遠方,唯有祝福。衷心祝福你,青春之《鄉訊》,華章日新!衷心祝福你,青春之《鄉訊》,礪行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