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臺下的春節

【文•留婉珍】

  悠揚的小嗩吶似乎從遠古傳來,緊接著輕快的響盞有節奏地擊起,一位女丑扭著腰身從後臺作騎驢狀跳到戲臺中央。女丑一身中國紅喜慶打相,頭插大紅花,嘴唇染上朱紅色,嘴角點個大黑痣,身穿大紅衣,腳踏龍船鞋。台下觀眾歡呼雀躍,掌聲如雷。
這是鄉親們新年團聚時最歡樂的時刻。臺上在演高甲小戲《騎驢探親》,扮演者是素有閩南第一丑的“肖羅溪”─ 柯賢溪。他以反串女丑稱絕,深得海內外閩南人的喜愛。

  我的家族過年最熱鬧的日子不是正月初一,是正月初六。每到正月初六都要舉行祭祖慶典,必請戲班演戲。聽父親說:“這個習俗從清朝末年流傳至今,我們家族是留從效﹝晉江王﹞長子這支的,明末清初從泉州遷到晉江縣金井鎮溜江村,後因生計又搬遷到晉江縣永和鎮旦厝村,很多子孫後代漂洋過海到東南亞和香港、澳門、臺灣謀生。因此,每年歲末,遠在海內外的留氏子孫總要跋山涉水返家,祭拜列祖列宗。一般到了正月初六,留氏子孫才會到齊。”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故鄉,鄉親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我驚訝於平時有魚無肉、有肉無魚,無魚無肉的飯桌上,在這隆重的祭祖日子裡,大人們像變魔法一樣,如何變出一桌桌的滿漢全席?連盛供品的祭器都有講究,洋碟盛四甜蜜餞;白瓷小碗盛魚片肉片;中號碗盛芫爆仔鴿;頭號碗盛雜錦豬肚;中號盤子裝麻酥油卷;大號盤裝水燴豬頭、鹵鴨醬雞…… 祭品從祖祠的正殿排到了外面的石埕上。正月初六凌晨12點鐘聲一敲過,隆重的祭祖盛典正式舉行,沿唐宋遺風,請樂隊奏古樂,留氏長房子孫,男女老少,統一著裝﹝紅色衣﹞,長幼有序,點香祭拜……

  初六晌午,當一輛輛截著戲箱子的拖拉機“突”、“突”、“突”地從村口駛過來,弟弟就像個探子去祖祠門口守著,戲臺搭在祖祠對面。往牡在晚宴前,弟弟火急火燎地從外面喊:“姐,戲臺搭好了,我們快去佔位置。”我沒心思吃晚飯了,即使有山珍海味﹝祭品加工的﹞,立馬和弟弟拿著破草蓆,快馬加鞭趕到戲場,在戲臺下的正中前方,把破草蓆一放、攤開,便是我們的地盤啦!有時好位被其他小夥伴捷足先登,我會嗔怪弟弟情報不及時。

  晚宴結束後,父親陪著海外宗親伯伯嘮嗑,母親收拾碗筷,我攙扶著祖母先到戲場,祖母夾著小板凳。一路上,人影晃動,成群結隊,連隔壁村的人也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在那個娛樂項目匱乏的七十年代,電腦、手機這些玩意兒在農村壓根沒見過,更別說是享用了。現在玩智慧手機的年輕人永遠想像不到趕來看戲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戲快要開始了。在那露天場地裡,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煞是壯觀。小孩子在戲臺前亂竄,媽媽們也收拾好碗筷,到了戲場,用尖尖的嗓音叫著自己的娃。突然一陣鑼鼓急促地響起,喧嘩、張揚的戲臺下頓時鴉雀無聲。幕布徐徐拉開,演員踩著戲步粉墨登場。戲臺上,生旦淨末丑,正演繹著一場場悲歡離合、愛恨情仗仇的故事,真是扣人心弦。臺下海內外鄉親歡聚一堂,不時響起一陣陣掌聲。特別是柯賢溪扮演的男丑或女丑一出場,滑稽風趣,形神兼備,準讓你笑個飽。有時臺上一段哭腔唱得讓人揪心,臺下的婆婆、嬸嬸常為戲中生離死別的場面而嗚咽起來。我不知主角、配角是誰,不關心忠臣、奸臣的結局如何,我關注的是生旦淨末丑所穿的戲服和臉譜,最感興趣的是他們的道白、唱腔和動作。我覺得從小對音樂和美術的興趣,是高甲戲給我帶來的薰陶。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故鄉的戲臺繫著遊子們牽腸掛肚的鄉音鄉情。
【文•留婉珍】

﹝原載《學習強國》2021年1月29日﹞

 

本文作者留婉珍

留婉珍,女,晉江人,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晉江市作家協會會員,晉江市文學藝術評論協會會員。文學、書畫作品散見《教師報》、《晉江經濟報》、《晉江文評》、《星光》、《晉江鄉訊》、《快樂語文教學論壇》等報刊雜誌,部份散文被“學習強國”平臺轉載。多篇散文獲獎,其中散文《愛逐夢的晉江人》獲2019年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徵文大賽三等獎,散交《別有幽香來襲人》獲2020年全國“石文化•中國夢”徵文大賽三等獎。


 

淺釋道光《晉江縣誌》之都里

陳 穎 舸

  都里也可以理解為鄉里,它不僅是鄉民聚居的載體,也是國家政權組織結構的基礎。了解古代的鄉里,離不開查閱地方誌,清道光《晉江縣誌》“都里”並未獨立成卷,而是記載在卷21《鋪遞志》。卷首曰“頒式有鋪遞無都里,然兩者相須……官府經歷,必立鋪遞,以計行程,而通聲教。都里制宋、元各異,明如元,國朝間有增改,鋪遞則無或殊。守土者由鋪遞以周知都里,稽其版籍,察其隆替,鋤其莠而安其良,俾各得其隱願……本縣宋分五鄉,統二十三里。元分在城為三隅,改鄉及里為四十七都,共統一百三十五圖,圖各十甲。明因之。國朝增在城北隅為四隅,都如故。順治年間,遷濱海居民入內地,圖甲稍減原額。康熙十九年復舊,三十五年,令民歸宗,遂有虛甲,其外籍未編入之戶,更立官甲、附甲、軍甲、寄甲(按:乾隆府、縣誌書‘奇甲’)諸名目。後增場一圖,又立僧家分幹一圖,共一百三十七圖。城中及附城分四隅十六圖,舊志載三十六鋪,今增二鋪,合為三十八鋪……”而這裡的“里”“都”“圖”“隅”“鋪”“甲”所指又是什麼地理概念或鄉里組織呢?在“三十五都”“四十二、三、四都”“四十五、六都”還提到“社”。如“四十五、六都”內有鳳棲社、南廳社、前浯社,各領鄉數個,其中南廳社又分五甲,亦領鄉若干,確令人眼花繚亂,一時難以理解。本文試以介紹宋代以來的地理區域稱謂、鄉里組織含義來闡述其源流演變的過程。本文所稱的晉江縣其地理空間包括今天的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以及晉江市、石獅市區域範圍。

一、幾個基本概念

  鄉里制度:是指中國古代縣以下的各級基層行政區劃的制度,具有宗法性與行政性的高度整合,以及鮮明的自治色彩、稱謂多變和地域性等特徵。包括保甲制度、鄉約制度、明代的里甲制度、糧長制度等等。
鄉里組織:是由鄉里、都保等基層社會制度所產生的,並習俗性沿襲下的基層鄉治組織的概稱,主要有官方建置和民間自組兩種類型,在多數的朝代,鄉里組織非一級行政政權,而是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單位。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主要職責是徵收賦稅。《明史》卷77《食貨一·戶口》載“(明太祖)以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廂,鄉都曰里。里編成冊,冊首總為一圖……”為了配合里甲制度的推行,明政府又設立黃冊制度(人口登記)和魚鱗圖冊(土地清丈)。清王慶雲《石渠餘記》稱其為“官司所據以征斂者……黃冊以戶為主而田系焉,魚鱗冊以田為主戶系焉。”
保甲制度:是北宋時期開始施行的以“戶”為社會組織基本單位的帶有軍事管理性質的戶籍管理制度,其目的側重於社會治安。保甲編組以戶為單位,一般認為“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其實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有不同形式,如宋熙寧六年(1073年)在全國推行保甲法,以五戶為一保,五小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以上制度和組織在歷代的基層結構、治理中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其名稱亦交叉使用,既有官方稱謂也有約定俗成之稱呼,其概念和範疇既得到沿襲,也存在變異,這也是今人解讀時難可一目了然的原因。

  二、 『鄉、里、都、圖、隅、鋪、社、甲』釋義

  由於清乾隆、道光《晉江縣誌》“都”“鋪”所轄鄉里有所調整、興廢,故本節所涉內容以道光《晉江縣誌》為準,並簡稱《縣誌》。

  (一)“鄉”本義指方向繼而引申為某個方向的地域,其作為一種基層鄉治組織(或“鄉里組織,以下同)始於先秦,並先後以地域、人戶為劃分標準,到北宋“鄉”演變成單純的地理概念或地域劃分單位,泛指城外郊野。如晉江縣宋分開建、安仁、永甯、晉江、玉泉五鄉,是縣以下最高一級的組織單位,領有“里”“都”。隨著元明時期都里制度的推行,至少於明末已演變為一種鄉村自然聚落的名稱。如明黃鳳翔(1538—1614年)《田亭草》卷17《嘉議大夫、太僕寺卿玉溪王公墓誌銘》載“公諱任重,字尹卿。先世居晉江之吳安鄉……”此例沿襲至民國初中期,如《鋪遞志》載十五都內有23鄉,溜澳鄉屬之。

  (二)《文獻通考》所載,“里”作為一種基層鄉治單位的歷史更為悠久,可能萌芽於黃帝時代。直至“鄉”出現之後的春秋時期,兩者開始並用,其概念、範疇和作用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有較大調整和變化,但“鄉里”之稱呼卻比較穩定,並演化為一種用於鄉里制度和組織的名目,直至今日。宋為“鄉”下一級的組織單位,其下為“村”,元改“鄉”“里”為“都”,“里”同“鄉”逐漸演變為比“都”更小的地理區域或鄉村自然聚落名稱。“里”在明朝亦是里甲組織的名目,相當於“都”“圖”。至清代“里”無論是作為鄉里組織還是地理區域、自然聚落相比於“鄉”要少得很多。

  這裡順帶說下“村”,“村”萌芽於先秦時期,那時還有所謂的“聚”,謂之村落也。此外還有“落”,泛指人們居住之處。“村”作為鄉治組織則始於南北朝,它相對於“里”而言,強調的是新開發的聚落。到唐代施行“鄉”“里”“村”三級制,“村”成為鄉治組織的重要層級得到國家法令所確認,城郭內為“坊”,郊外為“村”。此後,“村”主要作為層級較低的鄉治組織存在。

  (三)“都”之名稱源于周代的“城邑”,即古代的城市。作為一種基層鄉治組織始於漢代,施行於城邑內的“都鄉”。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都”與“保”連用,成為保甲組織在鄉村的最高一級單位,即“都保”。到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年)“都”開始單獨成為一級鄉治組織單位,位於“鄉”之下。至元代“都”在全國範圍廣泛施行,故《鋪遞志》稱“改鄉及里為四十七都。”到明代“都”是個重要的鄉治組織名目,並演化成為一種地理區域稱謂,其建置以一定的地域為劃分標準,並用於表示人戶的籍貫、田土的經量,“都”作為鄉里組織單位沿襲至民國初。“都”也是明初以來施行黃冊制度以及明中後期魚鱗圖冊制度、保甲制度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這些制度是依鄉里組織中“都”的範圍來劃分或編制的,而“都”也是其下之名目或單位。
“都”還有並都和分都的現象。《鋪遞志》載並都的有“十七、八都”“四十、四十一都”“四十二、三、四都”“四十五、六都”,其何時並都縣誌無記載,從“十七、八都”條載“統圖三……二都並一,明統圖四”看,或於明代已有之。並都的原因與地域相鄰、時局動盪(如倭患、遷界),戶口損耗有關,這從“四十、四十一都”“四十二、三、四都”“四十五、六都”皆統圖一可以窺得。而分都有九都、十三都、十四都、二十七都、“四十二、三、四都”、四十七都,均分為上、下兩半都。這與其地域廣闊、地理分區、民間習俗有關,如十四都呈狹長條狀,沿著橫山東南麓從今永和鎮的玉湖(即“湖內”)經燒灰、英林延伸至海邊的金井、圍頭,有四十餘裡,基本上以橫山的餘脈止為界分上、下兩半都,下半都為濱海地域。又如二十七都人煙繁盛、富庶繁華,縣誌載“統圖有八”可證,其上半都為青陽下市至湖中一帶,負青陽山向海;下半都則為丁姓聚居地和西邊十三鄉,今屬陳埭鎮,均為宋以來圍海之後形成的村落,上下都之劃分亦大致為山海兩區。此外,二十二都統圖一,內僅日湖一鄉,今蚶江鎮石湖村,其以一鄉一圖一都於一處,為各都之所僅見,可見石湖作為府城內門、濱海要地,其早時已是人煙輻輳。

  (四)“圖”萌芽於“繪圖”,始于宋代地方官因管理需要而繪圖記錄某些基層鄉里組織的田疇、山水、道路、居民數目及職業,即“版圖”之意。明代是黃冊制度下里甲組織的名目,由於“都”後來演化成為地理區域稱謂,而“圖”在某種意義上仍代表著以人戶為標準的里甲組織,是“里”的編制數,即表現為“圖”的數量,如十五都統圖二。在福建其罕見用於地名之稱謂。

  (五)“隅”和上面述及之“坊”,都是明代市邑和城郭之中的基層鄉治組織。“隅”之原義是指“角落”,其作為一種基層鄉治組織單位始於元代,用於表示城邑及附郭中的地理區劃單位和人戶籍貫,無具體的職役人員,亦無實體性鄉治職能。《鋪遞志》曰“城中及附城分四隅”,也就是按方位劃分為四個“角落”,如現代所謂的“片”。

  “坊”前身為古之“市井”,即街市。其作為一種基層鄉治組織單位始於漢代,五代至宋代逐漸成為遍行於全國各府縣城郭中的一種徵收居民賦稅及管理鄉治事務的基層鄉治組織。到明代亦演變為一種用於表示人戶籍貫和地理概念的地理性社會單位,同於“隅”。“坊”又是黃冊里甲制度在城郭中的具體編制名目,“在城曰坊,近城曰廂,鄉都曰里。里編成冊,冊首總為一圖……”。這裡的“坊”“里”經常以“圖”的名目出現。如《鋪遞志》載“東隅統圖四”“十五都統圖二”。

  (六)“鋪”的原義是指一種距離範圍,用於官方測量距離的單位,我們俗稱的“一鋪路”,因每十里設一鋪而約定俗成“一鋪路為十里”,但各地的標準不同。鋪遞即驛站,是古代用於傳遞軍事情報以及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由朝廷頒發命令設立的一種規制,縣誌“都里”附載在《鋪遞志》可見一斑。《鋪遞志》載有福全鋪、蘇村鋪等驛鋪,顯然福全鋪是以地名命名的,而蘇村鋪後來又演化成自然村名,即金井鎮的蘇莊鋪。到明代“鋪”除了沿襲之前“驛鋪”“鋪遞”之建置外,還是個重要的基層鄉治組織,是指在城鄉“坊”“隅”“都”“圖”等傳統鄉里組織之下,“村”“社”“堡”“厝”等自然村落之上的一種基層社區組織或居民散居空間區劃單位。《鋪遞志》載城中有中華、行春、袞繡等35鋪(按:縣誌書“三十鋪”,疑未計入清朝所增之5鋪),附城有驛路、錦墩等8鋪。城外鄉村之三十四都、三十五都(有2鋪3社)、三十六都、三十七都、三十八都、三十九都共計有17鋪。對於“鋪”這種組織未見載於萬曆《泉州府志》,可能系為清代所設置,亦未見設有職役人員的記載,故認為應不是一種實體性的基層鄉治組織,但具有用以表示城鄉中的地理方位及人戶的具體居住區域或籍貫的功能。其具體的範圍大致與當時的街巷近似。此外,軍事防禦設施和組織的“窩鋪”、里社組織體系中以祭祀和信仰為紐帶的“鋪境”均有“鋪”的名目。

  (七)“社”同“鄉”“里”一樣,早在先秦時期已有之,但是使用其稱謂較少。元初創立“社”制並在全國範圍大力推行,其設有社長之職役人員,為實體性的基層鄉治組織。明初推行黃冊里甲制度,“社”“里”等元代的鄉治組織遭明文廢止,然而其作為一種傳統鄉里組織名目在習俗中繼續沿用,用以表示縣以下的一種人戶籍貫和地理空間方位。還有,它同“鋪”一樣成為在“都”“里”“圖”等傳統鄉里組織之下,自然村落之上的一種基層社區組織或居民散居空間區劃單位。如《鋪遞志》“三十五都”有3“社”領18鄉,“四十二、三、四都”在“圖”下有14“社”領156“鄉”,“四十五、六都”在“圖”下有3“社”領102“鄉”。此外,“社”用來表示一種自然聚落,如金井“玉湖三社”,指湖厝、西頭、赤埕三個自然村。“社”亦出現在明代北方黃冊中,成為里甲制度之“里”的異稱、“里社”祭祀組織中的一種基本組織單位以及“社倉”“社學”的簡稱,其使用可謂十分廣泛。

  (八)“甲”名稱來源與里甲制度、保甲制度有關,“里甲主於役,保甲主於衛。”清代鄉里制度大體是從里甲制度向保甲制度演變。《鋪遞志》載“四十五、六都統圖一,在城北六十里,二都並一”,內有南廳社分五甲,“領一甲蓮田、樟芹、二甲壟頭、正垵、南阪、洋宮後、三甲阪邊、宮跡、草寮、四甲花壟、妙岩院、五甲尾狎、山仔。”這裡的“甲”筆者傾向於保甲制度之“甲”,因為斯時保甲制是鄉里制度的主流,同時從四十五、六都並一都且圖僅一來看,其地域廣大,人口稀少,一個“甲”需由幾個自然聚落組成。所以“四十五、六都”同時出現都、社、甲、鄉,是個典型的以地理區域稱謂加保甲組織組成的區劃體系。南廳社今屬洛江區馬甲鎮,馬甲鎮有二甲行政村,轄內有正垵、宮後自然村。

  從上述各種基層鄉治組織看,雖然名稱不同但沿革有序,其結構體系呈縱深網狀,無論是二級制、三級制、四級制,都可與今天的“鄉鎮、行政村、自然村或區”相對應。

  三、清末及以後的鄉里制度

  清朝末年,國內外危機四伏,清政府注重西學,倡行地方自治,根據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凡府廳州縣官府所在地為城,其餘市鎮村屯集等地人口滿5萬以上者為鎮,不滿5萬者為鄉。”“城鎮有區域過廣,其人口滿十萬以上者,得就境內劃分為若干區。”城鎮鄉均為地方自治體,成為最基層單位。民國初期沿襲清制,十七年(1928年)實施《縣組織法》,規定百戶以上村者為鄉,百戶以下村者集為一鄉,滿百戶集市者為鎮,鄉鎮下設閭、鄰。後來又推行保甲制,通過保甲連坐的辦法強化對鄉村的控制,與明清兩代幾乎相同,民國二十五年(1926年)晉江全縣共計120聯保,1167保,12142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保甲制,建立鄉鎮人民政府,為最基層的政權組織,形成四級行政區劃制度。這是從先秦以來,經由歷代沿襲、變化、發展而趨向完善的,但不管其內涵如何變化,始終體現為一種自上而下,由中央到基層,逐層擴架的塔形管治模式。它無疑尤其適合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使之在和平時期能將國家行政有條不紊地貫徹到所有的轄區,而在國家面臨危難之非常時期,則迅速體現出上下一致一呼而舉國回應的強大組織功能。

  【按:本文曾發表于《晉江史志》2020年第4期,內容略有增加】


探識“寶月”之地名

陳 穎 舸

  今年4月末,筆者發現民國二十四年三月出版的《晉江衙金深風俗改良會會刊》中的《由風俗改良談到墾荒》(作者:天丐)一文提到對晉南一帶200個鄉村中比較大的荒區進行開墾利用的建議,其中就涉及到一處未有說明所在具體地理方位的“古月宮四周”。初見“古月”之地名,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在鄉親的幫助下提供了有益的線索,得知家鄉亦有“寶月溝”之地名。關於寶月溝,《旅港溜江同鄉會成立二十周年暨<溜江鄉訊>創刊五周年特刊》之《濱海僑鄉溜江村》一文曾提及,稱“溜江村的主要水源是闊溪,它起源於本山湖井寶月溝。”地名“寶月”的稱呼在民間也被稱為“古月”“補月”,年代久遠諧音變異之故也。此外筆者也及時向地方文史專家粘良圖先生反饋、諮詢,不久粘先生進行實地踏勘,在劉宅村南山野間找到一處與“寶月溝”相關的“寶月宮”,並把照片傳給我。後來粘先生撰有《寶月古地》一文記錄這次踏勘情況。由於寶月溝是家鄉的“母親河”,筆者竊以為有必要對其地名的由來進行考證、瞭解,為鄉中留存一份資料,而粘先生無疑也是這些史料依據和線索的主要提供者,在此有必要進行說明並對他深表感謝!

  除了寶月溝、寶(古)月宮之外冠有“寶月”之名的還有寶(補)月山、寶月門、寶月境、寶月鋪等,現逐一介紹如下:

  (一)寶(古)月宮。按照粘先生《寶月古地》一文的介紹,寶月宮面積約30餘平方米,一室一亭石結構,坐東向西,面朝狗山。其歷史悠久,80年代以來經歷兩次重修,廟前拜亭橫額刻“寶月古地”四字,亭前方柱鐫冠頭聯“寶山朝拜不空歸,月輪普照常降福”。寶月宮主祀“文顯公、文顯媽”,神龕有聯曰:“寶相莊嚴佑黎民,月華光彩護眾生”。此外還有明末福全所人、文淵閣大學士蔣德璟童年時和小夥伴們到寶月宮玩耍留下“搜有金雞母,搜無拳頭母”的“偷雞”故事。另據旅澳鄉賢陳祖貫先生介紹,“寶月地界屬於洞內生產隊所轄,寶月宮位於溜江、上清、劉宅的三角位置,具體屬哪村尚未清楚。”

  (二)寶(補)月山。康熙廿二年重修的《潯海施氏族譜》載衙口村施韜(施琅之侄)先室張氏、側室蔡氏墳山圖,系葬“十五都福全所西門外”,墓之後自右起分別為吳山、留山、補月山、山邊山。據祖貫先生介紹:“吳山與寶(補)月山之間有一座筆架山,但無法識別筆架山是不是留山。土改後,筆架山東屬於洞內生產隊所轄,五十年代曾建造湖井水庫。”寶月溝應發源於寶月山。

  (三)寶月門。粘先生提供的蔣德璟所撰《福全所城記》曰:“福全所,在晉江縣東南偏十五都大海之濱,離泉郡八十裡。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始築城,置千戶所守禦,周圍六百五十丈,基廣一丈五尺,高二丈二尺,堵堞一千二百有奇,窩鋪十六。門西曰迎恩,北曰吉龍,東曰定海,南曰寶月,各建樓焉……”顯然寶月門即所城的南門,在今溜江村南門區飛錢亭一帶。

  (四)寶月境。“境”是一種城鄉居住空間區劃單位,也是一種地緣組織,由長期居住在一起的呈鄰里關係、以共同的信仰和祭祀為特徵的群體所組成。許瑞安主編的《福全古城》記載“福全所城劃分為十三境”“寶月境,風窗豎至南門,祀大普公為保護神。”可見寶月境地處所城南門一帶,名稱的由來或與南門“寶月門”有關。

  (五)寶月宮古道。在寶(古)月宮旁邊有條鄉間小路,大致呈南北走向,是舊時從福全城通往圍頭、安海的古道,竊稱之為“寶月宮古道”。陳厝《鼇江範氏家譜》記載明末清初族人葬在“五里碑”“陳山麓土名古路下”“官路墘”“亭下”,以及四石柱(亭子有四根柱)地名,都在見證經寶月宮古道通往圍頭的官道。而民間廣為流傳的“圍頭羈破澗”的故事也許就發生在這一帶。明代圍頭建有司城,是水路要津,破澗即今東石的潘徑村。從福全城出發無論是走寶月宮古道沿海岸線到安海,還是通過福全鋪、蘇村鋪(今蘇莊鋪)、西湖鋪(今英林鎮龍西村、湖尾村舊西湖一帶)、白沙鋪這一官道到安海,都必須經過破澗,圍頭和破澗呈東西走向。此典故告誡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待人接物要有禮貌,懂得尊重人,才不至於像故事裡那個不曉人情世故的“後生家”,因問路時用“人牛”稱呼耕地之農夫而被故意誤導到破澗這個反方向去,多繞了許多冤枉路。

  (六)寶月鋪。清道光《晉江縣誌》卷21《鋪遞志》載:“寶月鋪、新亭鋪、白塔鋪、山前鋪、蘇村鋪、福全鋪,以上由縣東南抵海。白沙鋪、西湖鋪,以上由福泉抵安平。”“福泉”即“福全”,在清代文獻中,因清順治皇帝次子名“福全”而避諱改稱。按明黃仲昭《八閩通志》卷41《公署·•泉州府•文職公署》載:“寶月鋪,在二十九都”“福全鋪,在十五都福全城外。”寶月鋪是古代的一個鋪遞,鋪遞是古時地方州縣用於傳遞官府文書的機構,是一種驛站組織。二十九都在今陳埭、池店鎮一帶,明李伯元《青陽志》卷1《地裡》載:“其路自郡城南來,過下輦橋,左轉仙店、寶月鋪、結津、適南、溝頭諸橋……”,可以排除其與寶月溝、寶(古)月宮之關係。

  綜上,與“寶(古)月”有關的地名、建築物,可以考證到的有溜江的母親河“寶月溝”以及發源地寶(補)月山,附近的寶(古)月宮、寶月門、寶月境、古道,或許還有許多等待喚醒的記憶和美麗的傳說。自遠古以來,人類落足聚居的規律是:捷足先登者總在江、河、溪兩岸,後繼者則相去愈遠,直至逢山,則選山麓面向平川,又後來者,則登高而居。所以寶月溝當為年代最為古遠之遺跡,而當先民聚居為境時,才會出現防城及神廟。這些與“寶(古)月”相關的地名之得名孰先孰後,見仁見智,尚待文史界及鄉中有識之士細細琢磨、加以論證,也許“最後一公里”就是零距離。

2021年10月7日初稿,23日定稿

     

 


脾氣 膽量 心量 肚量

陳 貽 景

  常言道,脾氣人人都有,發脾氣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才是本事。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於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生氣不如爭氣,愚蠢的人只會生氣,聰明的人,爭氣而不生氣。

  人生之中,處處皆有氣,如:怨氣、怒氣、悶氣、小氣、喪氣。生氣,傷身又傷心,傷人又傷已,學著莫生氣,用志氣、和氣、才氣、大氣、福氣來化解這些消扱的氣,人生便會豁然開朗。莫生氣,人生在世最大的福報,就是好脾氣。把好脾氣留給愛你的人,為什麼我們都把好的脾氣留給外人,卻把壞的脾氣留給最愛的人?一個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給了最親最愛的人。很不幸的是,這個錯誤大多數人都犯過。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發脾氣是一種教養。本事越大的人,脾氣越小,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氣大傷身,氣大傷人,氣大傷前途,傷命運。真正成大事者,沒有脾氣,所以他能包容一切,前途坦蕩,福澤深厚。

  世事無常,轉眼即逝,世間一切,都有生有滅,不會永存。所以不要被外物的得失而影響心情,隋緣安心,才是人的應有境界,人生在世是為了快樂喜悅而來的,不是為了生氣煩惱而來的。每個人都只有短短的一生,為什麼不活得瀟灑快樂一點呢?遇到不如意,一笑而過,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人的優雅在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用嘴傷人是最傻的一種行為,只要脾氣好凡事總會好。當我們拿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自已,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自已的手。做一個脾氣好的人,是對自已自寬容。脾氣越好福氣越多,人生之路越順利。

  膽量:人們常說愛拼才會贏,拼是一種膽量的實踐。機會是靠自己創造的,也只有真抓實幹才能把機會抓牢。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做事不要畏畏縮縮,大膽去嘗試,膽大心細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心量:做人的心量有多大,人的格局,眼界就有多大。把一顆心修好了,看什麼都順眼。懂得尊重別人,心寬眼就寬。真正成熟的人,對別人說錯的話,做錯的事,不會放在心上,更不會因別人的過失而染污自己的心靈,塵世紛擾,到處都有是非。心裡無是非,眼裡自然處處是美景。心有力量才有氣量。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浩大是真正受用。胸懷浩大就是心量大,拿得起放得下,船過水無痕,烏飛不留影。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修行就是修心。

  肚量:有肚量,就有大格局,看得寬看得開。人要有大肚量,首先就要靜心寡欲。人之心胸寡欲則寬。細細一數來,人生真正重要的大事就那麼幾件。不要放太多精力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何必為了一時蠅頭小利與人爭個頭破血流,相信時間是最好的醫者,你受過的損失與委屈都會在未來以不同的形式補償給你。眼界放寬一點,生活不只有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也不只是鄰人口舌上的那些長長短短。


溜江賢德群 五年來善舉
賢心懷老者 德澤披桑邦

陳 金 陵

  2016年4月溜江賢德群在陳貽默先生精心組織領導下宣告成立,它的宗旨是扶危濟困,敬老助老。五年多來,一直為我村老年人做善事,取得了令人囑目的成績。賢德群海內外鄉親不遺餘力,熱心奉獻,為老年事業和鄉村振興獻出一片愛心!五年多來,我村老年人協會為村中殘疾:孤寡:失獨:特困:高齡:病災等弱勢老人送慰問金,現有受惠16戶,每季度每戶300元。中秋節開展博餅活動,平均每人都有80元的禮品。近兩年來,因疫情原因,為避免人員聚集而採取分點送到每位老人家中。重陽節和春節時,贈送的禮品也不底於80元,因咱村現有老人己達530人。每個節日開支4萬多元,組織老人春遊和秋遊每次開支3萬多元。慰問村中重病或單親困難戶,為全村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等。村中發生嚴重病災住院時,賢德群海內外鄉親還在群內發動特殊損款,為重病患者籌備醫療費用,真是菩薩心腸,令人景仰!

  群中還有9位義工,他們不辭勞苦,負責收集登記匯總然後每月月初把愛心款送達老年人協會,真愛心善舉:勞苦功高!

  去年村中溜江村義工隊成立時:這些義工拼入村中,為村民做善事:做好事:得到海內處鄉親的讚譽!

  自2016年4月至2021年10月,賢德群海內外鄉親歷年累計捐出1019066元:歷年總支出1002903元,尚有餘額16163元。 

  感謝賢德群的鄉親熱奉獻,感謝賢德群義工們的辛勤付出,感謝溜江村兩委的關懷指導!

  祝願鄉村振興工作躍上新臺階,祝願老齡事業長足發展,祝願老年朋友幸福:快樂:安康!

溜江村老年人協會
2021年10月

溜江賢德群禮贊
陳金陵
愛意似明窗,鄉情暖溜江。
賢心懷老者,德澤披桑邦。
濟困身舒坦,扶貧世無雙。
五年捐百萬,恩惠譽聲龐。


女人該有的樣子

陳巧顏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能夠治愈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你心裡的那股釋懷和格局。只要內心不慌亂,連世界都難影響你。

  你可以消沉,也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崩潰,但不能喪失自愈的能力,要學會及時止損。人生不一定要贏,但絕不能輸給過去的錯誤和愚蠢。人生哪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成長,你要把頭抬起來,一直往前走,天總會亮的。
一輩子很短,要好好愛自己,你的優秀要遇到識貨的人,你的真誠要遇到珍惜你的人,你的善良要遇到感恩的人。

  謀生的路上不拋棄良知,謀愛的路不放棄尊嚴。你該有的樣子就是:十分沉靜,九分氣質,八分資產,七分現實,三分顏值,兩分糊塗,一分自知之明。
無論身處何方,陷於何地,都要向下紮根,向上開花,不負生活,不負自己!

左起:陳祖江、陳國振、陳巧顏參加香港統促總會就職


慈善之家的小天才

王 紫 霞

  善!以善為本,善有善報!是福報也!

  本會名譽理事長王金錶、施明霞夫婦,多年來對本會務積極參與,出錢出力,贊助資;贊助鄉親旅遊,深受鄉親們的感恩,在家鄉的族親長老,一直以來都得到他們的恩惠。每年春節施衣、派紅包、派補品。他們所居住的南區社區,每年都有敬老活動,派衣、派紅包,有時給百齡長者增送金牌,深受社區居民的愛戴和讚賞!真不愧為慈善之家!

  有這樣的祖輩,當有優秀的子孫後代。他們家長孫王子軒,聰明過人,小小年紀,智商高超,是個文、理科全才的小天才。謹讀小學學五年級的學生時,以一篇「大自然的音樂會」參加港珠澳大灣區青少年作文比賽,榮獲了銀牌獎,並刊登在香港少年中文報。從這篇短短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筆者年紀雖小,但是那麼的細心和投入,他的種種描述,自己真的走進大自然中,把一草一木、水、昆蟲等等,描繪得有聲有色,超出一般學童的思維能力。這種寫作手法,把讀者帶入其中,真令人佩服。

  小天才的文章了得,他的數學更加了得,他曾二次參加世界數學比賽,均榮獲銅牌獎,深受老師和評委的讚賞!這優秀的文、理全才生,在今年升中考試時被香港華仁書院錄取了,如今在這樣好的校園上學,相信會更加出色!

  作為鄉鄰,見有此等優秀的天才學子,甚為欣慰!更為之慶幸,希望小天才能再接再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以更好的成績,與鄉親共享!為小天才點讚!加油!

     

緬 懷 王 金 錶 名 譽 理 事 長

  本會名譽理事長王金錶老先生痛於2021年10月27日(農曆九月廿二日)仙逝,享壽九十三歲。他的離世是本會的損失,令人傷感萬分,他對本會的貢獻,我們永遠銘記在心。金錶出生於貧僑之家,是家中獨子。年幼時,由於父親出洋謀生,與母相依為命,受盡艱辛。十八歲跟隨父親赴菲律賓,當時大部份僑民只能打工,收入甚少,老母親獨留家鄉,孤苦伶仃,沒人照顧,日子過得甚是悽涼。於是他帶著年邁的老父返鄉陪伴母親安渡晚年,自己返菲謀生。父親去世後,母親舉目無親,他放心不下孤獨無依的母親,在七十年代初回鄉娶妻,以便陪伴和照顧母親的起居飲食。孝感動天,真的讓他找到了一個又賢淑又漂亮的好妻子,小媳婦代他細心照顧母親,他自己繼續返菲謀生。

  幾年後,隨著國家華僑政策的改變,大部份僑屬陸續申請出國會親和接業,明霞也獲批准出國會夫來到香港。剛踏上人地生疏的香港後,她只能先投靠外家親戚家中。隨後整天忙忙碌碌打工掙錢,當時僑眷中多數不識字,很多事情都辦不了,而明霞年輕又有文化,為人親善,樂於助人,經常利用工餘時間,幫助僑屬寫信,幫助辦理一些時務。由於她待人和藹可親,有求必應,在南區香港仔很多居民和鄰居都當她女兒看待。正因為有這麼好的鄰里關係和敢拼才能贏得拼搏精神主導下,明霞通過族親的幫助下,把金錶從菲律賓申請來香港團聚,二人分工合作,共同組織一個溫馨的小康家庭。

  真的皇天不負有心人,以他們之人際關係和不辭勞苦的拼搏精神,在親戚朋友和鄰里們的大力支持下,他們由小做起,辛苦經營,戰戰兢兢,點點滴滴得來不容易。他們二人艱苦創業,還要照顧和養育二男一女,供書教學。夫婦二人身兼多職,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多麼不簡單啊!後來三個兒女完成學業,個個乖巧聰明,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大展鴻圖,終於把生意做大,終於有了自己的萬興金行、店鋪,自己買了樓房。錶叔曾經說過:“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明霞的功勞!”由此可見他是多麼感恩這位賢內助啊!

  如今的他家,在南區甚有名望。他們有了財富後,不忘廣施善緣,回饋社會。經常在南區捐款做善事,贊助慈善機構,捐款東華三院、博愛醫院、保良局等,經常在香港仔舉辦敬老活動,派錢、派米,宴請老人等等。捐款支持鄉會,每次換屆都大力捐資會務,並贊助就職、春茗、旅遊等禮品。又大力捐資贊助《溜江鄉訊》和『溜江學校海內外董事會』。多年來為家鄉王氏宗祠捐贈資金作為維修和管理費用。王氏岸兜公廳久年荒廢,破舊不堪,為了讓族親們在婚喪喜慶有個寬敞的場所,他們慷慨捐資重建公廳,為此族親們個個感恩載德永生難忘!他們還每年給族中長老們派紅包,寄冬衣補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所住的祖屋,本來是二家各一邊的,他們出錢重建後,不分彼此,二家共用,這樣大度,在鄉間甚少見,更令人佩服。

  金錶的一家,所作出貢獻令人佩服,可稱慈善之家,他的一生有苦有甜。他們的創業精神實為可貴,他們懂得知恩圖報回饋社會是一種美德,更值得學習和讚揚!感恩他們的無私奉獻!他老人家的離世也讓大家非常悲痛和可惜!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緬懷他。但願他一路走好!早登極樂! 

【王 紫 霞】

緬懷金錶

王勇偉

念慈悲良自珍, 鄉善舉亦何真。
銀辛引成功事, 裡灑然誠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