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防範新冠疫情

中醫博士 陳曉明 


 

一. 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夾2年末因此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迄今已擴散至全球。截至2021年12月為止,全球累積確診人數超過2.64億人,死亡人數超過520萬人。

二.新冠肺炎資訊

  1. 傳染源: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2. 傳播途徑:經呼吸道飛沬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

  3. 易感人群:人群共普遍容易感染。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遭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者。

  4. 臨床表現: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多在3-7天內發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症,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從中國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三.中醫見解與建議

  依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共同修訂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歸屬於「疫病」範疇,其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定為「寒濕(瘟)疫」。中醫認定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入」。

  防範新冠肺炎除了正確使用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外,中醫藥方面也有以下建議:

  1.日常起居飲食注意:

  (1)做好保暖工作,躲避寒濕。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生冷,辛辣,煎炸,遠離煙酒。

  (3)注意勞逸結合。耍保持足夠睡眠,同時要注意保持運動加強鍛鍊。若多數時間在家中,也可以進行八段錦、太極拳或一般熱身運動至身體微出汗。

  (4)保持神志調和。疫情及相關各種安排易使市民產生緊張、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可自行用吐納(或腹式呼吸)、中醫氣功、聽古典中式樂器音樂等方式調節情志。

  2.內服方案:

  (1)一般人士:

  a. 黑靈芝10克、五指毛桃30克、牛大力30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煎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功效為「補氣健脾,扶正抗疫」。

  b. 水翁花10克、赤靈芝10克、南豆花10克。炒麥芽10克、黑豆15克、甘草3克。煎水服。功效為「扶正祛濕,解毒抗疫」。

  c. 藿香10克、佩蘭10克、茯苓15克、蒼朮10克、金銀花10克。煎水服。功效為「芳香化濕,辟穢解毒」。

  d. 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太子參30克、南北杏仁各10克。煎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功效為「養陰潤燥,補氣抗疫」。

  e. 黃蓍10克、黨參10克、乾薑10克、桂枝6克、紅棗10克、生薑10克。水煎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功效為「溫陽補氣抗疫」。
  註:高血壓、高血糖者慎用!

  f. 黑(或白)胡椒10克、桂皮3克、丁香0.1克、八角茴香3克、生薑10克。水煎服或煲湯喝或加食材煮。功效為「溫陽祛風,辟穢防疫」。

  (2)氣虛人士可殺不可辱平素肌肉鬆軟,聲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

  a.五指毛桃30克、牛大力30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煎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

  b.黑靈芝10克煲水喝。每日一次。

  (3).虛寒人士(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

  a.黃蓍10克、桂枝6克、白芍6克、生薑10克、南棗2枚。加雞肉或羊肉煲湯喝。

  b.生薑10克、紅棗3枚、炙甘草6克。煎水服。
  註:高血糖者慎用!

  (4)虛火人士(平素煩熱,口燥咽乾,鼻微乾,喜冷飲,大便乾燥):

  a.桑葉3克,北沙參10克、玉竹10克、石斛10克、南北杏各10克。加瘦肉250克煲湯喝。

  b.赤靈芝10克、羅漢果3克。煎水服。

  (5)濕熱人士(平素面垢油光,口苦口乾,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

  a.紅蘿蔔100克(切絲)、白蘿蔔200克(切絲)、生熟薏苡仁各10克、鯽魚1條、薑蔥適量。煲湯喝。

  b.土茯苓15克、赤小豆15克、綠豆10克、黑豆15克、扁豆15克。煎水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

  (6)痰濕人士(平素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痰多,口黏膩,易疲勞,舌苔白厚膩):

  a.黑靈芝10克、茯苓15克、白朮15克、生熟薏苡仁各10克。芣服或加瘦肉250克煲湯喝。

  b.土茯苓15克、赤小豆15克、生熟薏苡仁各10克。煎水服。

  c.藿香10克、佩蘭10克、蒼朮10克煎水服。
  註:由於個人體質不同,中藥藥性也各有不同,以上方法僅供參考,不可能適合所有人士使用,一般大眾若想借助內服中藥預防疫證,可先諮詢中醫師。

  3.外用方案:

  (1)辟穢散:

  a.組成(單位:份):蒼朮5、佩蘭5、細辛1、甘松3、川芎2、冰片1、乳香1、丁香1。

  b.應用:上為末,入香囊佩帶,或裝入絲襪中掛室內。

  c.作用:芳香辟穢,解毒防疫。

  (2)防疫煙:

  a.組成(單位:份):艾絨10、蒼朮5、甘松3、冰片1、乳香1、八角茴香1、丁香1。

  b.應用:上藥打成粗末,搓成圓椎形,如棗大。在室內點燃煙薰。1個可用150呎室內面積。或煎水入噴壺作噴霧。

  c.作用:辟穢防疫,消毒空氣。

  (3)祛穢湯:

  a.組成(單位:份):柚葉1、佩蘭1。

  b.應用:煲水洗頭或洗澡。

  c.作用:芳香辟穢,潔身消毒。

  (4)艾術泡足方:

  a.組成(單位:份):艾葉1、蒼朮2、佩蘭2、生薑5。

  b.應用:上藥煮水泡腳,每日一次,每次10分鐘。

  c.作用:驅散風寒,溫陽辟穢。

  (5)溫灸法:溫灸的方法有扶陽散寒祛濕的作用。可以溫炙關元穴,足三裡穴,還可以隔姜炙神闕穴(就是肚臍),每日一次,每穴10-15分鐘。
  註:受《香港中醫藥條例》規定,艾炙只可中醫師操作應用,一般大眾可以用丁香、肉桂各1份,為粉末,用膠布固定,貼敷在穴位處,每次2小時,每2-3日1次。

  方脈小品─中醫各科臨床診治要點為本會名譽理事長陳貽強先生之公子陳曉明中醫博士所著。

  本會徵得陳曉明中醫博士同意,《溜江鄉訊》自本期起,將選擇性刊登該書文章,以供會員鄉親對中醫藥有所認識。